中新經緯2月26日電 題:深入貫徹座談會精神,民營企業推進變革創新與全球化雙輪驅動
作者 徐冠巨 傳化集團董事長
日前,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發出“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的最強音,民營經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筆者深知,只有將政策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才能為民營企業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放眼全球,民營企業想走向頂峰,比拼的不是規模和體量,而是高科技武裝下的高質量。民營企業要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把握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發展有未來的突破性技術,這樣不僅能夠提升產品競爭力,也能推動中國制造向高質量、高附加值轉型。傳化集團近三年保持年復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與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在稀土橡膠領域取得技術突破,打破了我國40多年的技術瓶頸。
除了注重新技術的突破,筆者認為民營企業還需發展新產業、服務新產業。例如,我們在過去的基礎上,通過將化學化工產業制造優勢延伸到高科技領域,如芯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成功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
此外,面對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未來的競爭將不僅僅是產品和服務的競爭,更是科技和智能化的競爭。傳化集團將擁抱AI時代,全面開放企業場景,打造“AI+”應用能力,提升科技研發、管理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用AI科技把企業武裝起來,向現代企業變革轉型。還將發揮產業基礎與平臺優勢,通過模式創新放大人工智能科技的作用和價值。推動生態開放合作,利用制造優勢、平臺能力,與機器人創新企業合作連接,探索共建制造、物流、農業等行業機器人的訓練場與解決方案,為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中國是世界的工廠,贏得自身發展并服務世界,而未來民營企業的使命就是把工廠開遍全球。隨著新的全球化時代到來,民營企業不僅要服務國內市場,還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全球競爭力。我們很早就開展全球化布局,非常看重打造全球化體系,并通過本土化策略加強與各地市場的融合,不斷致力于推動全球市場拓展與供應鏈提升,與全球產業鏈合作伙伴在科技研發、經營管理、品牌打造等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共同提升競爭力。
在筆者看來,未來,民營企業要始終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強化全球化戰略布局,推動智能制造和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并推動民營經濟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