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6日電 (閆淑鑫 實習生 賀賽)“快看,這不是今年在春晚上扭秧歌的機器人嘛!”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下稱消博會)上,宇樹科技展示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不少觀眾圍觀、互動。
本屆消博會首次設置人工智能展示活動專區,各式各樣的機器人站上了C位。這些機器人能做些什么?
中新經緯在現場看到,宇樹科技旗下人形機器人G1化身“不倒翁”,向觀眾展示了強大的平衡能力、抗干擾能力。
“G1售價9.9萬元起,現階段主要應用在科研、商業展示等場景,有一些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在買,也有一些個人買家。”宇樹科技華南區大區總監林志龍向中新經緯介紹。
林志龍稱,觀眾對G1的期望比較多,希望它能滿足養老、家庭教育、家庭清潔、家庭看護、家庭醫生等消費場景。
“大家都知道輔導小朋友寫作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人希望機器人既能輔導小朋友做作業,又能看護老人,又能在家里面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動。從當下的技術發展路徑來看,未來幾年,雙足機器人可能會像手機、電腦、汽車一樣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些其實已經能夠展望到了。”林志龍在消博會“科技消費”主題發布會上表示。
對于擎朗智能今年3月底剛剛發布的人形具身服務機器人“XMAN-R1”來說,擦桌子、端盤子已經是小菜一碟。
“‘XMAN-R1’是一款為服務而生的機器人,采用崗位化的設計理念,主要用在餐廳、酒店等場景,配合送餐機器人、清潔機器人等專用型機器人完成一些工作。比如在餐廳里,它可以做一些配餐的工作,還能和送餐機器人配合著把菜端到餐桌上,之后還能完成收餐和收拾桌面的工作。”擎朗智能展臺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介紹。
該工作人員表示,這款機器人會首先進入商用場景,至于何時能在家里用上該產品,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線。
有的機器人還能在工廠里打螺絲,比如鈦虎機器人的人形機器人T170A。
“這款機器人可以在工廠做一些精細化的操作,比如上下料、打螺絲等。目前這款產品的售價約60萬元,主要是一些企業、工廠在買,今年以來已經賣了20多臺。”鈦虎機器人展臺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介紹。
在商湯科技展臺,不少觀眾與機器人對弈,一決高下。
“我們最重要的就是把下棋機器人的價格給打下來了,以往大家能看到的那種工業級下棋機器人,都是十幾萬元、幾十萬元起步。我們主要是家用,售價多在2000元至5000元,目前已在全球賣了超過10萬臺。”商湯科技展臺工作人員稱。
同樣受關注的還有傲鯊智能的外骨骼機器人。這些產品能幫助穿戴者減少人體腰部、手臂或腿部發力,起到保護腰椎、助力減負等作用。“就像眼鏡一樣,眼鏡解決的是視力代償,外骨骼解決的是力量代償。”在消博會“科技消費”主題發布會上,傲鯊智能CMO(首席營銷官)張華解釋稱。
目前,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已逐步從工業拓展至醫療、戶外、養老等領域。“比如老年人可以借助外骨骼產品完成徒步、登山等戶外運動,這些產品能讓他們的徒步過程、登山過程變得更輕松。”傲鯊智能創始人徐振華向中新經緯介紹。
外骨骼機器人還被用于養老院等養老機構。“像養老院里面的一些護工,有的可能已經五六十歲了,他們在搬運七八十歲的老人時,力量可能是不夠的,這些外骨骼產品可以幫助他們輕松轉運、翻轉老人。養老機構在對老年人做一些針對性的關節康復訓練和肌力訓練時,也會用到外骨骼產品。”徐振華表示。
至于價格,徐振華介紹,工業端外骨骼產品通常上萬元,消費端產品價格較低,多在3000元至5000元之間。
“外骨骼的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我們會把外骨骼稱為‘機甲’‘鋼鐵戰士’,給人的印象是大而笨重。我們現在要改變這個印象。我們很快會發布一款產品,不僅讓老百姓買得起,還更加輕便、小巧。未來穿戴外骨骼可能就跟穿一件衣服一樣。”張華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在本屆消博會上,一系列新產品、新應用、新場景,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機器人更多可能。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閆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