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獨家丨長三角某地嚴禁轄內銀行送實物攬儲 存量業務2025年底前退出
記者張欣
6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長三角某地金融監管部門近期下發通知,明確指出轄內銀行機構不得通過向客戶贈送實物禮品,或者與互聯網平臺合作發放會員福利等方式吸收存款。如有上述情況,當地監管要求相關產品須立即暫停發售,宣傳展示物料同步清理下架,并且存量業務應于2025年底前有序退出。據本報記者不完全了解,目前其他地區暫未對轄內商業銀行下發類似監管要求。
這一監管舉措此前亦有。例如在2020年,21世紀經濟報道曾經報道過,為規范轄內存款市場秩序、引導銀行業穩健服務實體經濟,華東地區某銀保監局曾于12月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轄內存款市場若干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轄內銀行機構不得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或與其他中介合作吸收存款,已開展合作的機構需即刻下架相關產品并終止合作。
當前銀行攬儲手段多樣,近期引發熱議的“labubu 攬儲”現象正是典型案例。業內人士分析,個別地區監管部門持續規范存款吸收行為,核心目的在于遏制銀行通過不正當手段攬儲,防范金融風險傳導。禁止贈送實物、互聯網平臺合作等攬儲方式,有助于推動銀行回歸理性競爭軌道,將資源聚焦于服務質量提升與產品創新,而非依賴高成本營銷手段爭奪存款資源。
除了不得贈送實物攬儲之外,上述地區金融監管部門還要求商業銀行不得通過手工補息、發放加息券等方式吸儲,如有類似情況立即暫停發售,存量業務的退出時間也是在2025年底。去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曾發布倡議,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禁止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高息攬儲,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