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27日電 題:人民幣短期仍將維持偏強格局
作者 董忠云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Wind數據顯示,6月26日,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升破7.16,均創去年11月中旬以來新高。
6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整體保持在波動中小幅上行的趨勢。截至6月27日9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月內升值0.45%,年內升值超2%。人民幣匯率的小幅走強與美元指數走弱有一定關系,近期美元對歐元、英鎊等一攬子貨幣的美元指數連續下跌,26日創出2022年初以來的新低。其背后主要原因是美國近日再揮關稅大棒——6月23日起,美國對多種鋼制家用電器加征50%關稅正式生效;另外,美國針對多國的對等關稅也將于7月9日恢復實施。而全球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威脅美國經濟和通脹形勢。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和債務規模持續攀升的擔憂有所加重。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2月,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達1.147萬億美元,創造該階段財政赤字最高紀錄。在這5個月,聯邦政府財政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2%,而財政支出較去年同期增長13%。這些因素導致市場趨向于拋棄美元資產,加速全球去美元化,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
此外,中國國內增量利好政策不斷累積。5月7日,央行等部門推出包括降息降準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5月20日,一年期、五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下調10個基點。在6月舉行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潘功勝又宣布了包括發展自貿離岸債、優化升級自由貿易賬戶功能等8項重磅金融政策。這些政策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基本面的韌性,也為人民幣匯率升值提供了內在支撐。
展望未來,考慮到近期美元指數持續走弱,已跌破100日均線支撐位,預計短期內人民幣仍可能維持偏強走勢。不過,下半年不確定因素也較多,人民幣單邊升值空間可能有限。
下半年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核心變量,一方面需關注全球避險情緒的變化,涉及地緣局勢、關稅形勢、美國財政和債務問題的演變等因素,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另一方面是中美利差變化,若美聯儲降息落地驅動中美利差收窄,將支撐人民幣匯率;若美聯儲降息推遲,美元利率維持高位,將延長中美利差大幅倒掛的時間窗口,短期內可能抑制外資增持人民幣資產的積極性,對人民幣匯率或形成一定壓力。但對于美元匯率來說,美國財政和美債問題能否緩解可能較美聯儲貨幣政策更為重要,美聯儲降息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未必能起到積極作用,從這一點來看,美國財政政策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或更具影響力,后續更值得關注。(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