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1日電 (魏薇)“本次成績140厘米,預計可提高65厘米。”在恒鴻達(福建)體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鴻達體育)的演示大廳內,隨著演示立定跳遠的工作人員落地,“AI考官”便自動報出成績,并且給出相應的運動分析和建議。
記錄和評估體育成績的AI設備如何確保體育考試成績準確無誤?又如何助力體育課堂提高效率?近日,中新經緯走進恒鴻達體育,了解AI如何改變體育教育。
“精確到一毫米”
“考場是很嚴格的,你要做到萬無一失,誤判一分也不可以。”恒鴻達體育董事長章珠明介紹。
為了保證中考成績的準確性,恒鴻達體育要求“AI考官”的打分精準度要比各地中考招標標準更高。章珠明舉例道,立定跳遠項目中,其精度可達1毫米,遠超GB/T 19851.12 - 2005《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 第12部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器材》中的正負1厘米誤差;跳繩項目的AI檢測算法允許考生自帶訓練用繩,而且還能對各類跳法進行精準識別,滿足不同考試區域的跳繩判定標準。
在精度提高的背后,恒鴻達體育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點。章珠明介紹,母公司恒鴻達科技有限公司最初是做手機實名制標準的企業,手機實名需要人臉識別以及活體驗證,基于這種算法,工程師將其轉化為骨骼算法,同時恒鴻達體育還自主研發了高度集成攝像頭。
“比如攝像頭可以對北京中考的南拳、北拳等連續動作進行兩分鐘以上的精準捕捉與分析,這一技術使得AI考官能夠像鷹眼系統(即時回放系統)一樣實時監控考生動作,但又超越鷹眼的抓拍模式,實現了連續動作的全程記錄與分析,為考試公平提供了更堅實的技術保障。” 章珠明說。
各地中考體育項目眾多,還有一些地方特色項目,AI考官如何為這些項目打分?章珠明介紹,例如北京中考體育中的“武術”項目,在中考前三個月的模擬考試階段,恒鴻達體育會采集十余萬信息已經脫敏的運動素材。隨后,運用大模型技術對這些素材進行訓練。訓練完成后,需邀請專家為素材打標簽,明確每個動作的評分標準。接著,讓機器基于標簽進行學習。學完后,還需通過專家組的評審,只有評審通過,相關技術才能正式應用于考場。
章珠明還提到,AI上考場,最重要的一點是做災難備份中心。“所有設備在考生考試過程中,不能突然斷電、卡了、成績沒了,讓孩子重新再跑。”為此,恒鴻達體育為考場配備了高性能存儲設備,可以實現考場視頻本地存儲和自動質量檢測,確保將考試當天的所有視頻都能保存下來。
2022年,恒鴻達體育中標福州市體育中考AI考試服務,實現首單業務突破。從2022年到2025年的四年間,該公司的AI體育考試產品已覆蓋北京(五個區)、重慶、成都、南京等地,累計為550萬名中考考生提供測試服務,AI體育設備實際使用人次達8300萬。
中考滿分率提升至30.7%
恒鴻達體育官網稱,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大模型、大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研發的高科技企業。
2020年8月,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到,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
章珠明介紹,2020年起,恒鴻達體育投入了大量研發人員和資金開發AI智慧體育項目。
作為科技型企業,恒鴻達體育在發展初期面臨著資金壓力。“研發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時建設銀行為我們提供了信貸支持。”章珠明稱,2021年底,建設銀行首次為恒鴻達提供了79萬元“信用快貸”,實現了“秒到賬”的高效審批。隨著公司發展,建行又根據其科技型企業屬性和知識產權情況,通過“善科貸”產品將貸款額度提升至177萬元。建行的信貸支持不僅解決了恒鴻達體育的資金短缺問題,更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吸引了其他銀行的跟進。
在資金的支持下,恒鴻達體育成功研發出多項專利應用,并在體育考試、體育教育等領域取得突破。
章珠明回憶道,他在與中學體育老師的交流過程中發現,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老師無法及時指導每位學生的動作,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大痛點。
恒鴻達體育為此研發了AI智慧體育操場,通過操場上固定化部署的攝像頭、AI體育智能終端以及自研算法,可以實現包括50米/100米跑、800米/1000米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一分鐘跳繩、實心球、引體向上等多個項目的數據實時采集和分析,學生通過人臉識別手勢等即可自助開啟測試,AI也可以對學生的動作進行分析并給出建議。
章珠明舉例道,過去一堂體育課,每位學生練習立定跳遠的次數可能只有5次,運用AI技術,每位學生的立定跳遠次數提高至20次,效率大大提高。“AI可以進行點對點指導,并且有圖有真相。”
中新經緯還體驗恒鴻達體育的AI-Mini運動小站,可以揮手在屏幕上選擇項目,通過人臉識別后,站在點位內就能進行跳繩訓練,在運動過程中AI就可以統計跳繩次數。
“AI可以幫助學生走出教室、增加鍛煉的趣味性。”章珠明介紹,2024年該公司的AI智慧體育操場落地11省,構建112個智慧體育校園,有效增加學生1.5小時在校運動時間,“陽光跑”上線1年,落地5個省份,跑步記錄達600萬條,單校同時在線人數超1500人。
章珠明稱,在應用了恒鴻達體育的AI智慧體育應用后,福州市中考體育滿分率從2022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30.7%。
在手訂單超5000萬元
國家體育總局2021年發布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提到,“十四五”時期,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
章珠明介紹,2024年,恒鴻達體育營收較2023年增長360%至3669萬元。目前,恒鴻達在手訂單已超5000多萬元。
除了體育考試、體育教育領域,恒鴻達體育還積極拓展AI在體育健康領域的應用。章珠明表示,公司最新研發的脊柱側彎檢測設備,融合視頻算法和毫米波雷達技術,可精準檢測學生的脊柱健康狀況。此外,恒鴻達還推出了心率腕表等硬件產品,可實時監測學生體溫、心率、血氧等數據,為體育鍛煉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
面對體育市場的機遇,恒鴻達體育制定了清晰的發展戰略。
在技術層面,章珠明稱,公司將繼續深耕AI視覺算法、運動大模型等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品的精準度和智能化水平。同時,積極探索AI技術在更多體育場景的應用,如競技體育、全民健身等領域。
此外,恒鴻達體育還計劃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進一步擴大資金規模,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強的資金保障。章珠明透露,公司已釋放20%股權用于員工股權激勵,并計劃釋放10%股權進行融資,投后估值達3億元,為未來上市做準備。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