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2日電 題:下半年有望迎來上漲行情,哪些板塊值得關注?
作者 樊繼拓 信達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
上半年,在震蕩行情中,A股主要股指仍以全線上漲收官。從市場表現來看,滬指上半年漲2.76%,北證50指數大漲39.45%,一度創出歷史新高。從成交量看,上半年A股交易活躍,成交額63.7萬億元,同比大增超40%,總市值首次超過100萬億元。
去年10月以來,A股各指數持續寬幅震蕩。此前類似的年度級別震蕩市很多,例如2003-2004年初、2010年、2013-2014年年中、2016-2017年、2019年、2021年,這些震蕩市中有兩次在結束后迎來了向好的行情。
這兩輪分別是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當時A股都處在上漲行情的初期。這兩輪由下跌轉向上漲的行情都是政策拐點驅動的快速上漲,時間短但漲幅大。隨后股市進入持續1年左右的寬幅震蕩。震蕩完成后,又突破上行進入連續1年左右的上漲。如果考慮到市場環境,本輪A股的寬幅震蕩再上漲與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行情相似,后續有望迎來全面行情。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A股估值位置偏低,但政策基調積極,各類主題機會活躍,這些特征與2013-2014年年中和2019年市場特征相似。但對比之前震蕩市升級為全面大幅上漲行情的臨界點(2014年7月和2020年7月)的催化因素,目前經濟高頻指標和政策均沒有出現短期超預期的變化,估計快速突破概率不高。筆者認為,市場在7月可能還會有震蕩回撤,不過幅度可控。三季度后期或四季度,如果上市公司盈利繼續向好,疊加政策持續發力,市場有望回歸全面上漲行情。
從配置角度展望,7月季報期,市場風格容易從高估值、漲幅較高的板塊或個股轉向低估值、漲幅較低的板塊。在這一過程中,新消費、傳媒、銀行、非銀等板塊值得關注。其中,在外需不確定的情況下,內需增長重要性凸顯,后續可能有穩內需、促消費政策繼續出臺,新消費板塊有望受益;傳媒板塊有較好的估值性價比,可以關注AI方面的應用變化;銀行與非銀板塊進可攻退可守,對海外經濟敏感性低,對國內政策敏感性高,長期破凈個股占比多,且疊加近期各地對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政策出臺,預計市值管理將是受益方向。(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