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齡”一樣大,新能源車不如燃油車值錢,為什么?
文/陳昊星
8月,多家新勢力車企密集發布小改款或換代車型,新款在智能化配置、續航性能和車身設計等方面有明顯提升,定價卻更為親民。
比如,蔚來新款ES8起售價由老款的52.8萬元直降至41.68萬元,降幅接近9萬元;2025款小鵬新P7入門版也在性能大幅升級的情況下,比老款便宜了3000余元。
新車型“物美價廉”,對消費者而言無疑是利好,但對于已購老款車型的車主來說,卻意味著二手車加速貶值。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問題逐漸成為行業和市場的關注。
新能源車保值率下滑
綜合梳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今年以來的月度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2025年1至7月期間,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三年車齡的保值率平均在40%至47%之間,純電動車型則維持在42%至45%之間。
協會也指出,7月電動車保值率的小幅下滑,與新車頻繁換代有直接關系。
反觀傳統燃油車,其三年車齡的保值率基本維持在50%以上,其中一些細分車型,如MPV、中大型轎車和SUV,普遍能保持在55%以上。
在北京五方天雅汽車服務園從事二手車買賣業務已有6年的張浩接受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直言,相比新能源車,更愿意收燃油車,因為燃油車相對來說不容易賠錢。新能源車受國家層面各種補貼政策影響較大,補貼隨時可能調整,價格也不穩定,這讓二手車商在收車時很難把握。
他坦言,做新能源二手車想賺錢,唯一的辦法就是縮短買賣周期。“(二手新能源車)必須快進快出,在手里待得太久,肯定會賠錢。”
至于品牌選擇,張浩說自己更傾向于收購特斯拉、理想這樣的頭部新勢力車型,而不太愿意收購傳統燃油車企的電動車。
他解釋,因為傳統燃油車企造的電動車,大多是油車架構改的,俗稱‘油改電’,市場份額也不如國產新勢力。續航能力、智能化配置往往比不上國產新能源,結果就是新車價格不斷下探,二手車價格自然也不好估,所以遇到這種車子,除非特別特別便宜,要不然絕對不考慮收車。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公開指出,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不及傳統燃油車。傳統燃油車屬于技術成熟的機械產品,耐用性強,可使用15至20年,而新能源汽車更接近耐用消費品,其核心部件如電池、芯片及其他電子模塊更新換代迅速,容易過時,整體使用壽命通常僅為8年左右。
這也意味著,燃油車憑借技術成熟、使用便捷、市場認可度高,在二手車流通和價格穩定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而新能源汽車在保值率與二手市場流通方面正面臨日益突出的挑戰。
深層原因仍是內卷和價格戰
新能源車的保值率不及燃油車,這進一步暴露出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背后的結構性問題。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汽車本身本質上是一種消耗品,其固有屬性決定了難以長期保持高保值率。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車輛貶值速度明顯快于燃油車,其深層原因主要在于市場供需失衡以及行業內卷加劇。
中國城市交通協會副理事長張國華接受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被列為“新三樣”,在政策鼓勵和資本推動下,地方政府和企業紛紛加碼投資,導致出現了一定的內卷和資源浪費,加速了二手新能源車的貶值。
若要緩解保值率下滑過快的問題,行業必須首先解決內卷和價格戰的問題。同時,金融體系對二手車市場的支持力度不足,貸款、分期和置換政策的不完善,也間接影響了用戶的長期持有意愿。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指出,新能源汽車的快速迭代和智能化特性,使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呈現“快消品”特征,三五年即可能被替換,從而天生限制了保值率。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存在多重因素導致車輛貶值加快:
首先,新車價格不透明,加之智能化技術快速迭代,使得車輛在短期內迅速貶值;
其次,電池壽命有限且更換成本高昂,直接影響二手車價值;
再次,售后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品牌號召力和用戶黏性也未完全建立,導致消費者對長期持有缺乏信心。這些因素疊加,使二手車評估和市場定價難以形成穩定體系。
提高行業利潤與電池技術是關鍵
據DearAuto統計,中國18家上市乘用車企業中,有13家實現盈利,這13家企業2024年凈利潤總和為1226.77億元人民幣。若將虧損的5家車企計入,總利潤將減少332億元,使得中國上市乘用車企業的整體凈利潤不到900億元,僅為豐田全年利潤(2337億元)的四成不到。
張國華表示,中國雖具有全球領先的制造產能,但龍頭車企的品牌影響力和盈利能力仍偏低。在此格局下,企業多依靠降價競爭,從而壓縮了二手車價值。
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保持健康水準需聚焦三方面:一是提升產品質量,二是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和服務,第三是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尤其是供應鏈與殘值金融。唯有解決這些深層問題,保值率才能逐步企穩,實現健康發展。
何建華認為,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的提升核心在于電池技術的突破,或通過完善電池回收與換電的售后服務體系來實現。目前大多數車企仍主要關注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但這并未改變電動車電池自身的老化問題和續航衰減特性。如果這一技術瓶頸得以突破,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將迎來顯著回升。
此外,目前首批新能源汽車進入換電與回收的關鍵節點,但電池更換費用仍然高昂,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二手市場活力。
何建華認為,未來車企若能建立標準化、可負擔的電池更換與回收體系,同時結合透明的定價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將有效提升消費者長期持有信心,逐步穩定二手車市場,從而為新能源汽車的流通發展打下基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