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2日電 (魏薇)8月29日,中國建設銀行發布2025年半年度經營業績。面對全球經濟復蘇趨緩與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復雜環境,建設銀行實現了“穩中有進、質效雙升”的穩健發展態勢,多項核心指標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建設銀行上半年實現經營收入3859.05億元,同比增長2.95%;撥備前利潤2901.03億元,同比增長3.37%,凈利潤1626.38億元。凈利息收益率1.40%,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ROA)和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分別為0.77%和10.08%。
基于業績,建設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擬向股權登記日在冊的全體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486.05億元,每10股派發現金股息1.858元(含稅),分紅比例達30.0%。
建設銀行行長張毅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建行將堅持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經營策略。在資產端,穩總量、優結構、拉久期、增收益;在負債端,抓核心、夯基礎、控期限、降成本;在收入端,穩基本盤,拓增長點;在服務端,堅持客戶深耕和產品組合策略。堅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以優質服務鍛造核心市場競爭力。
營收結構持續優化,多引擎驅動穩健增長
2025年上半年,建行經營收入與撥備前利潤實現“雙正增長”,這背后是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成本管控三大引擎的協同發力,營收結構與增長質量同步優化。
在利息收入端,建行通過“擴規模、優結構、精定價”三大舉措,有效收窄凈利息收入降幅。規模層面,加大高質量金融供給,上半年生息資產日均同比增速7.45%,較一季度提升1.53個百分點,貸款和金融投資較上年末增加2.7萬億元,創近三年同期新高,為利息收入提供堅實規模支撐。
結構層面,建設銀行精準優化信貸結構,緊扣國家戰略,“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貸款增速亮眼。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科技貸款余額5.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81%;綠色貸款余額5.72萬億元,同比增長14.88%;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余額8523.7億元,較年初增幅13.44%,均高于該行貸款的平均增速,信貸資源向高質量發展領域的傾斜效應持續顯現。
定價層面,精細化管理成效逐步釋放。今年上半年,建行凈利息收益率(NIM)為1.40%,較一季度僅微降1個基點,邊際企穩跡象明顯;同時,活期存款占比41.76%,繼續保持同業領先,存款付息率1.40%,同比下降32個基點,負債成本優勢進一步鞏固,為利息收入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輕資本轉型顯成效
在當前息差持續收窄的行業背景下,商業銀行也在開辟新的增長路徑——擺脫對貸款規模的過度依賴,發力中間業務、以“輕資產轉型”拓展利潤來源,正是關鍵方向之一。
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非利息收入則成為建行營收增長的“新引擎”。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建行實現非利息凈收入992億元,同比增長25.93%,占經營收入比例提升至25.70%,營收結構優化成效顯著。具體來看,作為非利息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半年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52.18億元,同比增長4.02%。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將手續費收入增長的影響因素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客戶基礎持續夯實。國家政策鼓勵各家銀行減費讓利、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建行在貫徹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加大了對客戶和項目的拓展,客戶基礎進一步擴大。
二是鞏固并提升服務能力,重點領域收入貢獻增加。在對私服務方面,通過深化數字化運營和精細化管理,第三方支付上半年收入貢獻超百億元。在對公結算方面,增加了對公客戶的拓展,提高了產品的覆蓋度,對公結算收入比較穩定,在同業中處于第一方陣。此外,在服務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的同時,銀團貸款、投資銀行和特有的工程咨詢服務的收入都實現了比較好的增長。
三是抓住資本市場回暖的有利機遇,財富管理業務邊際向好。代銷基金收入增速超過20%。第三方存管(CTS)客戶總量和存管資金量均保持同業領先,收入增幅超過40%。代理保險方面,二季度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業務量增加的同時收入也呈現了正增長。
手續費收入的增長,也帶來了建行收入結構上的變化。在生柳榮看來,有“兩個占比”數據可以體現:第一個占比是手續費凈收入占經營收入的比重,上半年為16.90%(H股口徑),較上年同期上升0.17個百分點,體現了銀行的輕資產輕資本特征;第二個占比是重點領域收入占比,財富管理、投資銀行、交易銀行等重點領域收入貢獻在六成以上。
“近年來我們都在倡導轉型,這一變化也說明我們的轉型效果不斷在呈現,收入結構在優化,增長動能在增強。”生柳榮說。
除了手續費及傭金相關收入的穩步提升,建設銀行在其他非息收入領域同樣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上半年該行實現其他非息凈收入340億元,同比增長111.36%,進一步豐富了營收結構,有效增強了抗風險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精細化的成本管控也為建行營收改善“保駕護航”。半年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建設銀行持續加強全面成本管理,提升費用開支效率,成本收入比降至23.72%,較上年同期下降0.43個百分點,保持同業較優水平,投入產出質效持續提升。
“兩降一升”筑牢防線,風險抵補能力再增強
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建行資產質量呈現“不良率下降、關注類貸款占比下降、撥備覆蓋率提升”的“兩降一升”良好態勢。這也顯示出建行風險抵御能力與管控水平進一步提升,為長期穩健經營奠定堅實基礎。
從核心指標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建行不良貸款率為1.33%,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資產質量平穩可控;關注類貸款占比1.81%,較上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潛在風險進一步收斂。
在重點風險領域管控上,建設銀行副行長李建江在業績會上介紹了該行的關鍵舉措與成效:針對房地產領域,建行在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的同時,深入研判風險演化趨勢,強化監測,截至6月末,建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普惠零售領域,建行通過強化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推動數字化風控工具融入、嵌入信貸業務流程,通過加強風險源頭和過程管理,持續提升風控質效。
而風險抵補能力的大幅提升,更為資產質量安全增添“雙保險”。一方面,上半年,建行撥備覆蓋率提升至239.40%,較上年末增加5.8個百分點,為應對潛在風險預留了充足空間;另一方面,截至6月末,建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34%,資本充足率19.51%,資本充足水平繼續保持同業領先,上半年建行順利完成增資工作,不僅進一步增強了風險抵御能力,更為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堅實的資本支撐。
“預計未來一個階段,建設銀行資產質量可以保持穩定,核心指標表現處于合理區間,風險抵補能力繼續保持充足。”李建江表示,展望下半年,建設銀行將不斷完善集團一體化風險內控管理體系,強管控、調結構、夯基礎,持續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
穩定分紅回饋股東,長期投資價值彰顯
作為國有大行,建設銀行在分紅政策上保持一貫的穩定性,展現出其長期的投資價值。
從歷史數據來看,建行上市以來累計分紅已超1.3萬億元,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分紅超千億元,分紅規模與穩定性在同業中保持領先。2025年,建行進一步明確“全年兩次分紅”計劃,其中中期分紅比例保持30%,既體現了對投資者的重視,也反映出公司對自身經營穩健性與現金流充足性的信心。
穩定的分紅政策,不僅是建行盈利能力的直接體現,更成為吸引長期投資者的重要砝碼。Wind顯示,2022年至2024年,建設銀行的股息率分別為6.47%、5.98%和4.55%,保持著較高水平。近年來,建行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每股現金分紅也持續維持高位,為投資者創造了長期穩定的回報。
展望全年,張毅在業績會上表示,建行將繼續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合理資產增速,繼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聚焦客戶綜合化和集團一體化經營服務,深化降本提質增效,強化資產質量管控,力爭盈利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