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26日電 題:數字消費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引擎”
作者 付一夫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
近日,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政策涵蓋4大方面、14項任務舉措,不僅精準契合數字經濟時代消費變革趨勢,更以系統化制度設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指導意見》突破傳統消費促進模式,以供給側創新引領需求升級,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數字消費供給體系。例如,在數字產品領域,明確提出增加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有效供給,釋放人工智能手機、電腦、智能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桌面級3D打印設備等新產品消費潛力。在數字服務領域,聚焦場景融合創新,鼓勵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信息技術,賦能文博場館、旅游景區、休閑街區等相關場所。
針對數字消費市場主體發展不均衡問題,《指導意見》構建起梯度化培育體系。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政策著重強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將數字消費領域創新企業納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綠色通道,并推動電子商務園區差異化發展。這種分層分類培育模式,既強化了行業創新引領作用,又夯實了市場發展基礎,實現了市場活力激發與發展質量提升的有機統一。
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標志著我國數字消費政策從分散試點邁向系統集成的新階段。通過供給創新、主體培育、體系支撐、環境優化等的多維發力,《指導意見》既立足當下,精準回應人民群眾對數字文化娛樂、智能生活服務等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又著眼長遠,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深度契合。
從消費端看,數字消費正在重塑居民消費結構,直播電商、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業態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從產業端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柔性化轉型,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邁進。隨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數字消費將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引擎”,推動產業轉型的“催化劑”,強化技術創新的“試驗田”,優化經濟格局的“穩定器”,引領我國經濟在數字時代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規模持續壯大,有效激發消費活力,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數突破10億戶,人口普及率超過71%,每月戶均移動流量達到19個GB,智能產品應用蓬勃發展,推動形成全球最大的數字消費市場。據商務部測算,2024年我國居民數字消費規模達23.8萬億元,相當于當年居民消費的44.2%。數字消費已成為提振消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