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回警報再拉響!債基密集提升凈值精度應對沖擊
當投資者目光被節后A股的上漲吸引時,債券市場正悄然經歷一場“壓力測試”。
“平時穩健的債基,最近怎么老有凈值調整公告?”有基民注意到,A股時隔10年強勢沖上3900點,卻有多只債基發布提高凈值精度公告,背后指向同一個信號:被資金大額贖回了。截至10月16日,節后以來,已有超16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債基提升凈值精度以應對沖擊。
這一現象背后,既有三季度債市調整引發的機構資產配置調整,也與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征求意見稿的潛在影響相關,更有業內人士稱債基贖回壓力短期難消。面對凈值回撤與流動性壓力,四季度債市將如何演繹?
債基贖回壓力升溫
國慶假期后,A股市場迎來強勢開局,上證指數一舉突破3900點整數關口,隨后再度進入震蕩格局。截至10月16日,上證指數年內漲幅達到16.84%。相較之下,債基市場并不平靜,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5日達到1.8449%。
在這一背景下,債基市場出現明顯的流動性波動。據第一財經觀察,近期多只債券型基金遭遇大額贖回,相關基金公司亦密集發布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的公告,反映出部分產品正面臨一定的流動性管理壓力。
10月16日,金鷹基金公告稱,金鷹添盈純債E于15日因發生大額贖回,決定當日將凈值精度提高至小數點后8位,小數點后第9位四舍五入。圓信永豐豐和中短債C、華泰紫金智盈E等多只債基近來也出現類似操作。
據第一財經初步統計,截至10月16日,本月以來已有東興基金、中歐基金、宏利基金等16家基金公司先后披露旗下債券型產品遭遇大額贖回,相關提升凈值精度的公告數量已超過20條。
對此,有相關基金渠道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受三季度債券市場調整影響,機構投資者基于自身資產配置調整需求,部分債券型產品出現階段性資金流出,這屬于市場環境下的正常流動性管理行為。
與以往不同的是,除市場因素外,公募基金費率改革亦對債基資金面構成影響。9月5日,《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發布,擬對公募基金贖回費率進行調整。業內普遍認為,若新規落地,意味著債券基金作為流動性管理和短期波動交易的需求可能下降,進而影響機構配置意愿。
華南一位固收投研人士表示,目前“股債蹺蹺板”效應仍在,導致新增資金進入股市的概率可能遠大于進入債市,加上公募改革的贖回新規約束,負債端面臨一定贖回壓力且短期內可能無法明顯緩解。
“近期調整更多和監管政策的變化、機構行為等因素有一定關系。”恒生前海固收投資總監李維康也告訴第一財經,近期債券市場波動,10年期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上行至前期高點,30年國債活躍券收益率上行至一季度高點。短期債市已經有一定調整,但存在反彈可能,從底倉配置層面,當前依然是配置機會。
事實上,本輪債市調整自7月下旬已初現端倪,多數債券型產品凈值同步回調。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近三個月內出現凈值回撤的債基數量達3566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占比近半(48%),其中77%的產品曾在7月創下成立以來的凈值新高。
在這些回撤的債基中,純債型基金尤其是中長期純債產品,在本輪調整中承受的壓力最為顯著,近七成產品區間收益為負。在跌幅前100的債基中,有86只為純債型基金。同時,萬得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的年內漲幅已縮至0.41%,更有730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回吐了此前全部收益,年內回報較三個月前已由盈轉虧。
四季度“股債蹺蹺板”如何演繹?
隨著四季度行情深入,股債市場之間的“蹺蹺板”效應將如何演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興證固收團隊認為,此前幾輪“股強債弱”的蹺蹺板行情結束,普遍是來自權益市場的走弱。從估值角度來看,高風險偏好回落后風格有輪動切換跡象,權益市場對債市的壓制可能階段性有所好轉。
金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補充道,近期市場核心關注點集中于三方面:外部環境壓力演變、內部增長動能修復節奏,以及央行在穩增長與防風險間的政策平衡。此外,股債“蹺蹺板效應”近期仍較為明顯,市場風格偏好變化和資金流動也成為關注重點。
上述人士進一步拆解債市近期走勢:9月跨季資金收緊幅度有限,跨季后資金價格快速回落;近兩周利率債及信用債收益率均有下行,跨季后市場避險情緒有所升溫,關稅沖擊下,債市迎來喘息機會。不過,他也強調,這一態勢能否形成趨勢性行情,后續需持續關注增量政策以及債基贖回壓力是否演變至負反饋。
李維康則從中長期視角分析稱,本輪市場波動將圈定未來波動區間。“經歷了過去數年的債券牛市后,債券利率是V形反轉還是進入底部震蕩區間,需要本輪行情后驗證。”他認為,利率進入底部震蕩區間的可能性更大,主要考慮到地產行業尚未觸底,且未來觸底后預計還將經歷數年的橫盤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內債市的關注點同樣轉向貿易摩擦,但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本次貿易摩擦影響要小于4月,對債市的邊際影響或有所弱化。
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貿易摩擦再起,短期或利于債市情緒修復,國內政策性金融工具啟動投放,10月重點關注風險偏好變化、關稅談判進展以及“寬信用”效果兌現,多空交織下債市或呈區間震蕩。
“考慮到貿易摩擦本身或難以完全扭轉權益慢牛情緒,且當前債市缺乏寬松預期與收益率破前低等博弈支撐,預計債市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或難以觸及7月前低。”該投研人士分析稱。
此外,機構行為同樣是四季度債市的關鍵變量。華泰證券固收研究員張繼強團隊表示,目前公募銷售新規懸而未決是債市一大心結,市場并未充分定價其極端情形。新規正式落地后,相關風險與壓抑的市場情緒或才可能得到充分釋放,但對長期走勢影響反而有限,因此可能帶來沖高機會。
結合過往債市調整規律,某大型基金公司固收人士判斷,當前不會形成持續的“債熊”格局,但風險偏好、機構行為可能加劇債市波動。“基于資金面寬松預期下,信用債的息差價值仍在,在信用債相較定期存款利差明顯走闊而四季度存款到期壓力仍在持續的情況下,短端配置的支撐作用仍強。”
就轉債市場而言,前述金鷹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人士表示,當前轉債市場有所修復,波動可能不遜于正股,但相對正股的性價比不足,短期更多是跟隨股市節奏。基于此,他在操作上建議,以進行波段操作和挖掘結構性機會為主,關注題材催化和性價比尚可的低價標的,并積極關注上市新券和條款博弈機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