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擴張、權益配置增加 理財子增資潮或開啟
21世紀經濟報道 吳霜
隨著理財規模不斷突破新高,理財公司的“增資補血”也隨之而來。
10月9日,興銀理財官網發布公告稱,公司獲批以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方式增加注冊資本50億元,注冊資本變更為100億元。此次增資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興銀理財表示,此次增資為公司持續經營筑牢資本基石,既是傳遞長期穩健發展理念的信號,也是深耕資管領域、更好服務實體經濟與投資者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此前就有理財子高管向記者表示,隨著理財規模的不斷增長,理財公司的資本金補充是必然的趨勢。實際上,今年以來,除了興銀理財外,還有三家理財公司同樣進行了增資,包括施羅德交銀理財、高盛工銀理財、杭銀理財。
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銀行理財存量規模為30.82萬億元,雖然在季節性下行的周期規律性下相較8月末減少1284.71億元,但拉長周期來看,理財子的管理規模保持波動上行趨勢。
從資本金充足率的角度來看,根據原銀保監會2019年11月發布、2020年3月施行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理財公司需持續符合兩大核心標準:凈資本不低于5億元且不低于凈資產的40%,同時凈資本不低于風險資本的100%。
可見,資產管理規模越大,所需計提的風險資本也越多,因此規模擴張必然要求凈資本同步提升,才能確保合規底線不突破。
而興銀理財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管理產品規模達2.32萬億元,位列行業第二,較2024年末增長6.34%。但其注冊資本卻未及時跟上資管規模的變化,此前50億元的金額在行業內屬于中間位置,而在增資之后,其注冊資本金額已來到了行業前列。
增資潮即將來臨
相比2024年,今年增資的理財子數量明顯增多。
據記者梳理,2024年增資的理財子僅有貝萊德建信理財一家,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至14億元人民幣。當年,貝萊德建信理財的規模翻倍,從2023年底的121.76億元增長至272.10億元,在今年年中,規模已經達到362.52億元。
而今年從年初至今已經有四家理財子進行了增資。
除興銀理財外,2月,施羅德交銀理財獲批將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加為12億元,施羅德投資集團、交銀理財持股比例保持不變,分別持股51%、49%。3月,高盛工銀理財注冊資本由10億元增加至13.5億元,高盛資產管理、工銀理財持股比例同樣保持不變,為51%、49%。7月,杭銀理財獲批以未分配利潤轉增的方式增加20億元注冊資本,由10億元變更為30億元。
上述三家理財子在今年6月末的最新規模分別為:施羅德交銀理財181.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32%;高盛工銀理財443.2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98%;杭銀理財51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
從規模來看,還有諸多理財子的注冊資本有待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理財子規模排前三位的均為股份行理財子,分別為招銀理財2.46萬億元、興銀理財2.30萬億元、信銀理財2.11萬億元。而注冊資本最高的此前均為國有行理財子,在興銀理財增資后位列第四,目前前三位仍是國有行理財子,分別為工銀理財160億元、建信理財150億元、農銀理財120億元。
一位理財子人士告訴記者,從滿足監管規定的角度來說,補充注冊資本金有兩個因素,一方面是規模擴大,另一方面是風險資本的提升。去年以來,銀行理財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開始有所提升,也是增資背后的一大原因。
而從風險類資產的投資來看,近兩年同樣處于提升階段。中國理財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0.07萬億元,占比為0.22%;而2024年底,這兩個數字分別為0.06萬億元和0.20%。
華寶證券認為,增資后,理財公司可進一步提升風險資產投資上限,為拓展權益類等高風險系數業務、豐富產品矩陣,如固收+、混合類、權益類產品,提供資本支撐,相當于為應對潛在投資損失構筑更厚的“安全墊”,匹配更大管理規模的運營需求。
另外一個比較占用資本金的資產則是非標類資產。按照《凈資本管理辦法》要求,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均按照評級、擔保方式分別設定1.5%、2%和3%的風險系數進行設定。從產品投向來看,今年上半年,投向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為1.82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5.52%;而2024年底,投向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余額為1.74萬億元,占總投資資產的5.42%。
增資的兩種選擇
目前,理財子增加注冊資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目前來看,中資理財子增資主要采取這種方式。二是外部資金注入,多為股東資金注入,目前合資理財主要采用這種方式。
在貝萊德建信理財的增資中,建信理財增資1.6億元,貝萊德金融管理公司增資2.004億元、淡馬錫旗下的Fullerton Management增資0.396億元,共計4億元。在施羅德交銀理財的增資中,交銀理財增資0.98億元,施羅德投資管理增資1.02億元,共計2億元。在高盛工銀理財的增資中,高盛資產管理增資1.785億元,工銀理財增資1.715億元,共計3.5億元。
兩種增資方式各有優勢。華寶證券認為,從財務邏輯看,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本質是所有者權益,也就是凈資產的內部結構調整——將凈資產中的“未分配利潤”轉化為“實收資本”,進而提升凈資本。作為凈資產中“可快速變現的應急資本”,凈資本是理財公司抵御短期風險的“優質自有資金”,其規模提升直接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此外,還可以兼顧股權穩定與長期戰略投入。未分配利潤轉增屬于內部融資,無需引入外部股東,可完全規避股權稀釋風險;同時,相較于現金分紅,轉增將利潤留存于公司內部,可定向用于投研團隊建設、數字化交易系統升級、風險管控體系優化等長期戰略項目,為持續發展儲備動能。
而通過外部資金注入的方式增加注冊資本則是目前對合資理財來說更加實際的方式。一位合資理財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股東愿意繼續投入巨額資金,是對該理財子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強有力的信心投票;另一方面,對于目前合資理財公司的管理規模相對較小,利潤也不及頭部機構,短期內未分配利潤有限,無法通過利潤轉增滿足巨大的資本需求,而股東注資可以規避這一問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