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華強北:內存條炒成“黑色金條” 有人待價而沽有人開始回籠資金
“內存條已經不是一天一個價了,是一天幾個價,有時候上午和下午的價格都不一樣。”在位于深圳市華強北的華強電子世界,有主賣原廠內存條的商鋪老板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有商鋪老板甚至敏銳把握住這輪“存儲漲價周期”的到來,去炒股或者采用“壓貨不賣”的方式博取更高利潤。
記者在華強北了解到,受存儲產品“漲價潮”的影響,從今年4月至今,各類存儲產品價格普遍“翻倍式上漲”,有產品價格大漲3倍。這輪存儲“漲價潮”究竟因何而來,會持續多久,又會對下游消費電子市場造成怎樣的沖擊?記者采訪了華強北商戶、行業專家以尋求答案。
有產品價格漲3倍
內存條炒成“黑色金條”
“像這個產品,今年4月的時候價格還在1000元出頭,今天已經漲到了4200元一條,價格翻了3倍。”11月13日,一位華強北商鋪老板指著搭載國產的長鑫存儲第五代芯片(LPDDR5)的64GB內存條向記者表示。
另一位主賣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的商戶向記者表示,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價格漲幅都不一樣,以16GB的DDR4內存條為例,年初的時候價格還不到200元一條,截至11月13日,報價已經超過400元一條,各類固態硬盤的價格也普遍呈現“翻倍式上漲”。
記者了解到,華強電子世界許多專賣內存條的“一米柜臺”老板們在半年時間內“紙面身家”漲了上千萬元。有商業嗅覺敏銳的商鋪老板提前囤貨并壓貨不賣,等待存儲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也有商鋪老板依靠對行情的判斷,在資本市場嘗到了甜頭。一位商鋪老板向記者表示,“我們就是做這行的,對產業前景有預判,下半年我買了A股的存儲概念股,9月份海外廠商開始提價之后,有的股票價格已經翻倍”。
但并非所有商鋪都在這輪存儲“漲價潮”中掙到大錢,很多商鋪一邊進貨一邊賣貨,成本也在持續抬升,僅抓住了一小波價差。不少華強電子世界商鋪老板還表達了對存儲產品價格波動的焦慮,有商鋪老板向記者表示,現在是“不敢進貨”,也“很難賣貨”,產品價格漲了但銷量在往下走。
“就和今年深圳水貝的黃金一樣,存儲芯片價格漲得太猛,有人把我們賣的內存條比喻成‘黑色金條’。未來市場會怎么走,我們也不確定,不少人都說會繼續漲,但已經也有人開始大量出貨回籠資金了。”在華強北銷售存儲產品的小李告訴記者。
供給收縮、需求擴張
存儲進入“超級周期”
各類存儲產品價格飆升的背后是“供不應求”,主要受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大基建”的影響。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表示,近年來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頭部企業紛紛加大算力領域的資本開支,AI算力基建的“爆發式增長”顯著拉動了存儲芯片的需求。
近期,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宣布計劃投入500億美元,在德克薩斯州、紐約州等美國多地建設定制化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微軟也宣布,將向葡萄牙一數據中心項目投資100億美元。此前,阿里巴巴宣布,在未來三年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這超出了其過去十年相關投入的總和。
如果把數據中心比作一個“大型圖書館”,存儲設施就是其中的“書架”,用來存放和管理海量數據。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向記者表示,“單臺AI服務器對DRAM(內存)和NAND(閃存)的需求是普通服務器的3倍到8倍,造成了高端存儲產品供應緊張”。
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許家源向記者表示,應用于AI服務器的存儲產品主要是HBM(高帶寬內存)、高容量DDR5 RDIMM內存及LPDDR5X內存。據了解,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三大巨頭是SK海力士、三星、美光,這些廠商為了保證利潤,優先將產能提供給上述高端存儲產品,策略性放棄了低利潤產品線,明確宣布停產曾長期占據著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核心市場的DDR4等產品。
盡管各類存儲產品的具體漲價各有不同,但“供給不足、需求擴張”成為了共性原因。這輪存儲產品的漲價周期將持續到什么時候?許家源表示,進入2025年四季度,北美的云端服務大廠(CSP)陸續釋放出對2026年DRAM需求的積極展望,預計DRAM的整體需求和價格上漲動能會延續到2026年。
許家源認為,“進入2026年,SK海力士、三星、美光三大原廠預計持續快速將產能升級至先進制程,積極爭取高端產品市占率,減少成熟制程產能的比重。”鄭磊認為,這輪“存儲漲價周期”會持續到供需平衡恢復,如果上游廠商新增產能順利釋放,可能會持續1年到2年時間。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了上市公司證券部,江波龍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來看,今年四季度存儲漲價趨勢應該仍會延續。”佰維存儲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說,在行業上行周期,國內存儲廠商的業績都會受到積極影響。”
下游消費電子被動提價
華強北商戶訂單下滑
存儲產品的漲價潮,影響的不僅僅是華強北的商鋪和AI服務器的建設,還有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價格。
記者在華強北了解到,過去半年時間,由于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的價格上漲,華強北組裝電腦的商戶訂單量出現明顯下滑。一位電腦組裝商鋪的老板表示,“很多時候一天就幾個客人,因為存儲漲價,組裝一臺電腦的價格至少漲200元,最近幾個月訂單都很少”。
新品手機的價格也受到影響。10月紅米K90系列新品發布,不同內存的產品價格出現明顯差異:紅米K90標準版12+256GB版售價為2599元,而12+512GB版的售價達到了3199元,飆升了600元。對此,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公開表示,“我們無法改變全球供應鏈的走勢,存儲成本上漲也遠高于預期,且會持續加劇。”小米集團創始人、CEO雷軍也在微博上發文表示,“內存漲價實在太多。”
除此之外,近期OPPO Find X9、vivo X300等國產手機旗艦新品也集體漲價。鄭磊表示,“存儲產品價格大漲,會對下游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成本產生直接影響,廠商將被迫提高產品售價,或者減少存儲配置、尋求替代方案”。
不過,對國內存儲廠商來說,這輪存儲的“缺貨潮”將成為寶貴的市場機遇。高政揚表示,當前全球存儲市場中,NAND和DRAM產品的國產化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國內廠商通過持續的技術升級與產品迭代,正逐步承接海外廠商退出的市場份額。
記者 安宇飛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