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30日電 (張澍楠)近日,A股旅游板塊年報披露完畢。
近八成盈利
按照申萬行業-自然景區分類來看,2024年,13家上市公司中,六成旅游股營收同比增長;10家歸母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正,占比約77%。
2024年,西藏旅游凈利潤增幅最大,同比上漲逾15%;營收2.13億元,與2023年基本持平,同比微增0.17%。
西藏旅游從事的核心業務為旅游景區、旅游服務、旅游商業和旅游文創。公司在年報中提到,2024年,公司旅游景區全年游客接待量與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入境政策利好帶動阿里片區入境游客接待量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旅游景區產品中,旅游接待經營收入同比增長29%,其中林芝片區增長24%,阿里片區增長54%。收入結構中,公司旅游景區業務仍為核心,出入境商旅業務因政策放開激增378%。
三特索道2024年凈利潤同樣“兩位數”增長,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11.34%;營業收入6.92億元,同比降3.69%。
三特索道在全國范圍內從事旅游資源的綜合開發與運營,從業務范圍上看,主要包括以索道為主的景區交通類產品、以自然資源為主的觀光類產品、體驗參與類產品、住宿類產品及商服類產品。
三特索道稱,報告期內,公司業績驅動因素主要為:伴隨國內旅游市場需求的持續旺盛,公司旗下大部分盈利項目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制定全渠道、體系化的營銷策略,不斷優化產品與服務供給以推動客單價提升;優化財務結構,通過進一步控制有息負債規模,不斷降低融資成本,有效降低財務費用支出;全面梳理公司各類資產,通過多種途徑處置投入回報率不高的資產,以期實現盤活閑置資產、及時止損、回籠資金。
桂林旅游凈利降1830.7%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8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為桂林旅游,同比降1830.70%;天府旅游、ST張家界降幅均超143%;天目湖、黃山旅游、西域旅游均“兩位數”下降。
桂林旅游主要從事旅游服務及與旅游服務相關的業務,主營業務包括游船客運、景區旅游業務、酒店、公路旅行客運、出租車業務等。
談及凈利潤下降原因,桂林旅游稱,受區域市場競爭加劇、桂林特大洪水等因素影響,公司游客接待量568.34萬人次,同比下降8.12%;實現營業收入43167.51萬元,同比下降7.58%;本報告期,公司投資收益同比減少2516萬元;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合計15167.06萬元。
從年度來看,桂林旅游2020-2022年連續三年虧損,2023年盈利1181萬元后,2024年再度盈轉虧。
ST張家界稱,2024年,公司全年共實現接待購票游客人數697.09萬人,同比下降2.61%。大庸古城營業收入414.24萬元,凈利潤為-59572.80萬元。
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截圖
4月23日,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提問:公司掌握國內頂流的旅游資源,如今竟被ST,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貴司投資建了大庸古城……是否應該考慮利用手上的頂流資源盤活大庸古城,個人建議把大庸古城部分建筑改造為低價特色賓館……獎勵旅行社帶旅客過來游覽等。
對此,ST張家界25日回應表示,公司將認真對待,后續情況請以公司公告為準。
2025年有何側重?
展望2025年,各旅游上市公司側重有所不同。
如,黃山旅游提到,深耕黃山核心景區,完成北海賓館環境整治改造項目并投入運營,推進東黃山景區有關工作,加快構建東部集散、南北對流的“四門洞開”協同發展格局;鏈接頭部資源,加快培育數字文旅市場主體;加大無人機、登山機器人等科技在景區深度應用,解決山上經營單位物資運輸難題等。
作為長白山管委會唯一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長白山在年報中提到,持續推進景區國際化提升,重點加強西、南景區設施改造升級,擴大景區環境容量。創新優質旅游項目和產品業態,拓展利潤增長空間。全面提升市值管理能力。突出主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提質效、防風險、促合規,保證市值穩定在百億以上等。
桂林旅游表示,2025年,將加大不良資產的優化盤活,甩包袱;抓資產經營促內延增長,保存量;以項目打造促外延式擴張,擴增量。
對于旅游行業發展,方正證券提到,目前擴內需方向明確,出行鏈消費具備強韌性、高彈性,為促進內需消費的重要抓手,市場對后續消費券、門票免減優、政府補貼等政策支持的預期較強。疊加“五一”假期臨近,航旅縱橫、同程旅行等平臺均顯示出游預訂活動火爆,預計“五一”假期前為政策出臺的重要窗口期,出行鏈受政策支持、節假日催化較強,建議關注。
國融證券研報分析,作為提振消費的核心抓手之一,社服多個賽道今年迎來業績增長良機,休假制度的落實與優化對旅游市場的帶動作用仍將持續,推動擴大入境消費為免稅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離境退稅“即買即退”等政策優化有助于推動入境游增長、入境購物提升,對內需消費市場形成提振。根據測算,離境退稅中長期市場空間廣闊,建議關注旅游零售運營商、旅游服務提供商、消費基礎設施和相關運營商、景區、跨境生態服務商。(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