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26日電 (薛宇飛)“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近日表示。
隨著近期美國、中國香港相繼推出穩定幣相關法規,多家企業先后入局,與這一加密貨幣相關的討論也逐漸升溫。什么是穩定幣?它與其他加密貨幣有何區別?穩定幣有什么用途?
“紙鈔的數字形態”
穩定幣是加密貨幣的一種,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加密貨幣。
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近日在其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加密資產包括四種具體類型:一是數字貨幣,主要是央行數字貨幣、代幣化存款以及穩定幣;二是證券代幣化,也就是代幣化的金融資產;三是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例如倉儲、物流等代幣化;四是無鏈外資產支持的代幣(以太幣、比特幣)。
中金公司在近日的研報中稱,穩定幣的錨定資產除了法定貨幣資產(包括現金、國債等)外,也可以包括其他加密資產和商品(如黃金),但當前主流的穩定幣還是法定貨幣抵押型。
根據Coingecko(加密貨幣聚合平臺)數據,當前全球穩定幣錨定的主要法定貨幣為美元,目前(6月21日)穩定幣規模約2615億美元,其中1622億美元為USDT(泰達幣,由美國公司Tether發行),613億美元為USDC(由美國公司Circle發行),兩者均錨定美元資產,共計約占穩定幣總規模的85%。
“穩定幣的價值綁定了法定貨幣,沒有利息,自身增值屬性弱,相當于我們手中的紙鈔,只不過是以數字形態存在而已。因此,可以將穩定幣理解為數字現金。”華泰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稱。
穩定幣為什么會“穩定”?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颯對中新經緯表示,簡單講,穩定幣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性質、價值基礎、價格波動幅度、用途、發行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區別。一是性質不同:大部分穩定幣是一種支付工具,在加密生態中充當類似“一般等價物”的角色。二是價值基礎不同:大部分穩定幣會錨定某一國家的法定貨幣,通過儲備金與發行量一一對應的方式,夯實自身的價值基礎;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價值基礎并非某一確定的現實資產或法定貨幣,更多地來自市場信心、應用場景和社區共識等。
肖颯稱,三是價格波動幅度不同:穩定幣的價格波動與其所錨定的法定貨幣同步,大部分情況下波動極小。四是用途不同:大部分穩定幣的用途較為單一,即充當價值衡量工具和支付工具。五是發行方式不同:大部分的穩定幣由一個中心化的主體發行,例如,Circle公司發行USDC,其本身是一個中心化管理的法人實體。
華泰證券稱,穩定幣的價值與法定貨幣做了固定化的掛鉤,才稱之為“穩定幣”,表示價值穩定的意思,這一點與比特幣有很大區別。比特幣設立的初衷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工具,但由于有2100萬枚上限的存在,比特幣逐漸成為投資和炒作的目標,價格波動劇烈,嚴重損害了其支付屬性。
支付更便捷、成本更低
穩定幣還有支付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特點。
肖颯表示,作為一種支付工具,穩定幣的優勢主要在于:跨境支付結算速度快,節約了傳統跨境支付的時間成本;交易透明度高,鏈上數據透明、不可篡改的技術信任降低了監管成本;交易覆蓋面更廣,為無法享受銀行服務的客戶提供了新的便捷支付路徑。
博時國際方面對中新經緯稱,穩定幣可實現秒級至分鐘級的交易確認,而傳統銀行跨境轉讓通常需要數個工作日。此前,穩定幣體系支持7x24小時的全天候不間斷交易,不受傳統金融機構工作日及時區限制。由于技術優勢及縮減了中間環節,穩定幣支付通常也具有更低的手續費,這一點在跨境支付上更為明顯。
沈建光稱,以京東的跨境貿易為例,傳統支付方式與非洲交易需要4至5天,手續費達到7.7%,而使用穩定幣,資金僅需24秒即可到賬,交易成本也大幅節省。
據中金公司,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截至2024年三季度全球匯款平均費率為6.62%,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將該費用降至不超過3%,并且到賬時間需要1至5個工作日。傳統金融系統效率主要受需要經過多家中轉銀行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網絡影響。相比之下,使用穩定幣匯款費率交易成本一般低于1%,時間一般為幾分鐘以內。
在支付方面,穩定幣與各國推行的數字貨幣,有什么不同?
沈建光認為,法定貨幣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的使用場景存在明顯的互補性。各國推出的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如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主要是用于國內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一些國家推出了用于金融機構之間結算的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而穩定幣未來主要應用于跨境B2B結算、離岸市場流通和加密資產交易、DeFi(去中心化金融)生態,交易去中心化且“支付即結算”,在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效率上較當前的銀行跨境支付結算體系具有明顯的優勢。
企業布局圖什么?
5月21日,中國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并于5月30日刊憲正式將其立法。條例實施后,任何人在香港發行法定貨幣穩定幣或港元穩定幣的業務、向香港公眾推廣其法定貨幣穩定幣發行等活動時,均須獲取牌照。
美國當地時間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標志著該院首次批準主要的加密貨幣立法。該法案仍需美國眾議院通過并由總統簽署才能生效。
企業也爭相布局穩定幣市場。6月12日,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數科區塊鏈業務總裁邊卓群表示,螞蟻數科已經啟動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目前已跟監管進行過多輪溝通。
6月17日,劉強東表示,京東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通過穩定幣的牌照實現全球企業之間的匯兌,將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效率提高至10秒鐘之內。
除了螞蟻、京東計劃在香港申請穩定幣發行牌照,渣打香港與安擬集團、香港電訊組建的合資公司,圓幣創新科技也在推進相關工作。
中金公司表示,與穩定幣市場相關的企業主要包括銀行IT服務商、電信運營商、加密貨幣交易所、作為穩定幣交易通道的金融機構等四類。例如,國泰君安國際25日公告稱,經香港相關部門批準,將現有牌照升級為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博時國際方面稱,在跨境支付基礎上,合規穩定幣有望在全球財資管理、跨境貿易融資中形成新的業務模式,并與Defi(去中心化金融)、RWA(實物資產通證化)等生態集合,形成跨系統、高效率的資金流通基礎設施。 這一戰略布局有望幫助企業提升在跨境貿易、數字金融領域的競爭力,并與其既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
從Tether、Circle兩家公司的實踐看,穩定幣發行方能夠獲得較大的收益。華泰證券稱,主流穩定幣的運營機制是,發行方將穩定幣發放給投資者,同時向投資者收取等額的現金作為儲備資產,并應隨時滿足投資者的贖回需求。穩定幣的發行方通常將儲備資產投資于高流動性、低風險的資產,USDT的發行方Tether和USDC的發行方Circle均持有大量美債。
今年6月,穩定幣第一股Circle在美國上市。據Circle招股書,該公司2024年實現營收約16.76億美元,其中99%來自USDC儲備產生的利息收入,當年公司凈利潤約1.56億美元。
在多個國家或地區出臺相關法規規范穩定幣發行的同時,市場也擔心,是否給反洗錢工作帶來新挑戰?發行方是企業而非各國的中央銀行,經營風險是否會加大?
對此,肖颯表示,如果穩定幣發行的區塊鏈本身是可控、安全的鏈,鑒于區塊鏈本身的技術特征,反而能夠降低反洗錢的監管難度,監管機構可以更加便捷快速地獲取交易數據。當然,萬事無絕對,個別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在試點過程中也發生了被用作洗錢工具的案例,因此,反洗錢監管任重道遠。
“儲備資產透明度不足是重要隱患,如果發行人未能公開、可信地證明錨定資產儲備充足,投資者信心將受損,引發擠兌風險。穩定幣發行人在日常運營中也面臨風險,其中流動性管理失誤是常見隱患,發行機構須確保有足夠的高流動性資產應對用戶贖回。”華泰證券提醒。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