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15日電 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賬款支付規范倡議。
該協會指出,近兩年,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競爭壓力轉嫁、傳導至上游供應鏈,壓低采購價格、延長付款周期等問題凸顯,給產業鏈、供應鏈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維護供應商企業特別是中小供應商企業合法權益,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產業生態,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17家重點車企公開承諾“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相關承諾受到廣泛好評,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實施情況,并對賬期改觀充滿期待。但由于賬款支付涉及環節多、流程復雜,加之各車企供應鏈管理體系存在差異,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尺度不一的情況。為推動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成立專項工作組,深入開展情況調研,廣泛征求產業鏈上下游意見,編制形成倡議,以更好支撐整車企業踐行賬期承諾。
根據車企賬款支付流程,倡議主要圍繞訂單確認、交付與驗收、支付與結算、合同期限等4個環節提出。
訂單確認部分,倡議供需雙方通過采購訂單確定貨物采購事項,并通過交貨通知單約定執行要求。
交付與驗收部分,倡議明確供應商供貨、車企貨物驗收要求。針對行業反映強烈的驗收“卡點”問題,提出車企應原則上在收貨后3個工作日內完成驗收。
支付與結算部分,提出賬期起算時間、付款方式、供貨單價未達成一致情況下的處理方式等要求。
其中,關于賬期起算時間,要求自乙方交貨并通過甲方驗收合格之日起最長不超過60個自然日(如支付當日遇法定節假日順延);對連續性供貨(月度供貨次數2次以上)的非中小企業,考慮汽車流水線生產特點和行業實際,可采用一定時間內集中對賬方式,賬期自雙方對賬日起算(最長不超過60個自然日),且集中對賬頻次不少于每月1次,核定自上一對賬日以來驗收合格貨物的數量及對應賬款。
關于付款方式,鼓勵使用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其中對中小企業,倡議全部采用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為避免因單價暫未達成一致而影響對賬、賬款支付,倡議參照雙方最近一次供貨合同單價(最低不少于80%)或開發定點單價計算金額(最低不少于50%,主要考慮開發件先期成本高)先行支付一定比例的賬款,雙方協商確定價格后多退少補,避免影響供應商企業生產經營。
合同期限部分,倡導整車、供應商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每次簽訂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穩定供應商企業預期。
該協會表示,總的來看,倡議對車企賬款支付關鍵環節執行要求進行了規范,充分考慮了車企實際經營情況并廣泛征求意見,已具備實施條件。呼吁汽車整車企業積極將倡議納入合約,不折不扣踐行賬期承諾,以實際行動助力產業生態建設。
以下為倡議原文:
一、總體原則
堅持平等、自愿、公正、誠信原則,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要求,不利用大企業優勢地位侵害供應商利益,致力于構建“整車—零部件”協作共贏發展生態,共同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鍵環節
(一)訂單確認
甲(整車企業)乙(供應商企業)雙方通過采購訂單確認訂貨日期、零部件名稱及規格、數量、交貨周期等事項,已生效采購訂單如需更改或撤銷,應由雙方協商一致。甲乙雙方通過交貨通知單,約定交貨時間、地點、方式等事項。
(二)交付與驗收
1.乙方應按采購訂單、交貨通知單約定向甲方交貨,交貨前應對貨物完成出廠檢驗,確保貨物無缺陷、包裝等符合甲方要求。
2.甲方應在接收貨物后及時完成驗收(原則上不超過3個工作日),驗收合格即出具驗收單。若發現貨物品種、數量、質量不符合要求,甲方應及時通知乙方,乙方應在指定期限內采取整改、更換或補供措施,由此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及賠付事宜,雙方按合同約定處理。
(三)支付與結算
1.甲方支付賬期自乙方交貨并通過甲方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最長不超過60個自然日(如支付當日遇法定節假日順延)。若乙方為連續性供貨(月度供貨次數2次以上)的非中小企業,經雙方協商,可在一定時間內集中對賬,賬期自雙方對賬日起算;甲方應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集中對賬,核定自上一對賬日以來驗收合格貨物的數量及對應賬款。
2.如雙方供貨單價暫未達成一致,甲方應按照與乙方最近一次供貨合同單價或開發定點單價計算金額的一定比例先行支付,原則上該比例應不低于80%的供貨合同單價或50%的開發定點單價計算金額。雙方協商確定價格后,按照確定后的供貨單價多退少補。
3.乙方應在甲方收貨并完成驗收后及時向甲方提供規范、可審計的發票,甲方據此支付相應賬款。如乙方未能在約定時間內提供發票,甲方保留順延支付的權利。
4.甲乙雙方協商確定支付方式,鼓勵使用現金(銀行轉賬、電匯等)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如乙方為中小企業,倡導全部采用現金或銀行承兌匯票支付。
(四)合同期限
倡導甲乙雙方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每次簽訂合同的有效期不少于一年。
以上倡議內容為甲乙雙方相關合同條款的一般性要求,其他事項由甲乙雙方依據實際情況另行約定。(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