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7日電 (謝婧雯)“如果買洗衣液能送這個桶,朕立刻下單。”近期,雙十一“透明桶事件”火出圈,網友看中直播間的背景道具水桶后,廠家直接開始定制量產,網友紛紛下單。
在電商直播間里,用戶的定制需求越來越“天馬行空”。這些看似“離譜”的愿望,商家是如何實現的?

粉絲“許愿”,品牌“還愿”
9月6日,一只在李佳琦直播間作為實驗道具使用的透明桶,意外因高顏值和實用設計引發粉絲刷屏“求同款”。中新經緯了解到,注意到網友訴求后,直播間緊急溝通,寶潔方當晚將桶帶回廣州,啟動工廠招標和打樣流程。
“寶潔很快完成了樣品打樣,并于9月17日將首批樣品寄回直播間進行合規審核。”李佳琦直播間生活類目招商負責人李孟珂11月6日向中新經緯透露,品牌方最終篩選出兩家符合資質的工廠同步生產。
10月15日(雙十一預售首日),3.5萬只網友“許愿”定制透明桶作為贈品上線直播間,結果鏈接開啟8分鐘內被搶光。因反響熱烈,品牌后續追加1.55萬只,于10月31日再次上架。
李孟珂表示,該產品不僅帶動了寶潔新品洗衣原液的曝光,還為品牌爭取到直播間首日稀缺資源位。“以往雙十一首日以美妝為主,但這次因用戶反響強烈,我們調整排期給予了傾斜。”
工廠3~5天響應需求
除了網友在直播間“許愿”定制產品,在電商店鋪,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定制需求。
浙江一家定制服裝電商創始人周申子告訴中新經緯,用戶提出定制需求后,廠家并非盲目生產,而是有一套高效的響應流程。他介紹,當前定制主要依托網紅經濟和平臺流量運作,定制全流程通常可分為三步。
首先,頭部主播或社交平臺大V依托自身影響力篩選有供應鏈優勢的產品,聯合工廠定制限量產品,比如一次性定制10萬件,通過直播帶貨打開市場;其次,快返工廠針對市場火爆款,在3~5天內根據用戶需求更改產品,完成二次定制;最后,品牌方借助小紅書等渠道分發流量,同時承接平臺上用戶直接提出的定制需求,根據需求完成文字印刷、圖案設計、款式調整等生產環節,交付產品。
義烏一家專業定制拼圖的電商創始人王宇聲向中新經緯介紹,以定制拼圖為例,商品定制的流程早已不是“用戶發圖、廠家印刷”那么簡單。如今,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深度化。在創新方面,工廠可以定制單圖數量為5萬片以上的拼圖,實現了技術上的新突破。
“早幾年,用戶就是把圖片發過來,我們按尺寸和片數調整后直接生產。但現在很多人會要求修圖、AI生成Q版人像,甚至指定動漫風格。”王宇聲表示,目前用戶最高頻的需求集中在畫面內容的更改與風格化處理,尤其是通過AI技術將真人照片轉化為卡通、動漫或特定藝術風格。
王宇聲舉例,比如一張全家福,用戶不希望只是打印出來,而是希望做成宮崎駿動畫里的角色風格。“我們接入了AI定制系統,用戶上傳照片后可以選擇多種風格一鍵生成。”
“許愿”千奇百怪,品牌都咋響應?
“直播間粉絲女生居多,很多女生要的東西偏小眾,需要的是情緒化的滿足。”李孟珂解釋透明桶之所以被粉絲盯上,是因為物品本身比較有ins感(一種簡約大氣、低飽和度色調的風格),能夠戳到直播間觀眾。透明桶走紅正是因其高顏值和收納便利擊中了用戶替換傳統紅桶的升級需求。
粉絲許愿千奇百怪,品牌如何判斷是否響應?
李孟珂介紹,通常情況下,品牌考量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合理性、成本可控性。“例如粉絲曾要求‘買洗衣液送洗衣機’,這類需求顯然超出合理范圍。但像透明桶、泡面碗、濕廁紙配套腳墊等兼具實用與場景關聯的產品,品牌會積極嘗試。”
“大部分用戶希望通過定制表達生活態度或追求。”周申子總結,學生群體偏愛中考金榜題名、考研勵志文字等學業相關表達;職場人則喜歡印上如抽象版的“不想加班”等內容;還有家長為孩子定制清華紫、北大校徽元素的服裝,借文化符號傳遞美好寓意。

據周申子介紹,其公司目前定制量較大的品類為服裝,涵蓋T恤、長袖、夾克、polo衫等多種款式,主要服務于學生和職場年輕群體。
談及他接到過的最“離譜”定制產品,周申子提到職場人的趣味需求:在T恤上印上既能看懂又看不懂的“不想加班”文字。他表示,這類需求精準捕捉了年輕人的情緒價值,滿足了個性表達,推出后受到市場歡迎,成為定制產品的特色品類。
王宇聲提到,目前承接的小單拼圖定制內容以人像為主,尤其是情侶、兒童、全家福等具有情感紀念意義的照片。其次是風景畫、動漫人物、電影肖像和明星圖像。目標客戶群以18至35歲的成人為主,占比約80%。“定制產品的靈感大多來自用戶自身的情緒需求,他們現在越來越有主見,不再滿足于我們提供的模板,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周申子認為,面對小眾用戶的定制需求,品牌方的核心判斷標準便是“是否具備群體共鳴”。品牌方關注的焦點并非單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是需求背后的群體規模和趨勢潛力。比如,“紫氣東來”紫色服裝的定制,背后折射的是中考群體及家長的共同期待,具有廣泛共鳴,因此廠家會積極響應。
面對用戶的小眾定制需求,王宇聲則表示,目前公司基本不設門檻,一單也能接。“因為我們的生產線已經高度柔性化,一單和十單的成本差異不大。”
“賽道僅開發了不到1%”
周申子認為,從傳統大批量生產到“一件起訂”的突破,背后是用戶需求變化與企業能力升級的雙重推動。一方面,90后、95后年輕用戶成為定制主力,他們追求個性化,不再滿足于市場上的通貨產品。另一方面,平臺與年輕化的團隊提供了支撐,年輕團隊在文化輸出和圖片處理上專業度高,溝通效率可以大幅提升,再加上工廠配備專門團隊承接需求,讓“一件起訂”成為可能。
“表面處理技術的進步,讓輕量化定制成為可能。”王宇聲介紹,傳統印刷機適合大批量,而現在用的UV打印機可以實現小批量、多批次的靈活生產。他表示,硬件升級是打通定制業務的關鍵。此外,對于生產端而言,小單定制緩解了傳統大批量生產的庫存壓力,資金周轉更靈活。

同時,定制品退貨率極低,這也解決了傳統電商的痛點。周申子透露,復購率方面,其公司服務的用戶群體復購率可達45%,遠超傳統產品25%~30%的復購水平,這一數據印證了年輕人對個性化產品的需求。
在周申子看來,電商定制賽道目前僅開發了不到1%,仍是一片藍海。目前,耐克、李寧、安踏等運動品牌也積極升級線下門店,通過提供個性化定制、手工小包制作、場景體驗等服務,增強與用戶的互動,為其找到適配的產品。
對于未來定制商品的場景拓展前景,周申子認為,服裝定制將從當前的班服、校服,向企業文化衫、工作服等領域延伸。更重要的是,定制能實現用戶生命周期的持續綁定,產品定制讓用戶忠誠度和客戶價值不斷提升。周申子判斷,定制化生產已成為明確趨勢,未來將覆蓋更多日用品品類,徹底改變傳統電商的備貨和生產模式。
王宇聲表示,未來定制不僅是產品的定制,更會滲透到更多場景,如禮品、家居、文創、節日限定等。“只要用戶有情緒需要表達,就有定制的空間。”
對于直播間定制賽道的未來,李孟珂認為,家電、家裝等強體驗類目更適合通過場景化定制激發購買欲。“例如直播間設置小型劇場或家居實景,能更直觀地呈現產品使用場景,但目前快消品領域的定制仍以贈品聯動為主。”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謝婧雯:xiejingwe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