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1月7日電 題:超7600億元分紅背后意味著什么?
作者 董忠云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6日,A股年內共有1038家公司宣布進行中期分紅(含季報分紅、半年報分紅、特殊分紅),分紅金額合計7653.24億元,超過去年中期分紅總額。
這一數據說明,新“國九條”推動一年多次分紅的政策導向已形成市場共識,市場生態正從“重融資、輕回報”向“融資與回報并重”轉變。同時,數據也反映出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分紅能力直接體現企業盈利質量和現金流的情況,大規模中期分紅表明相當多上市公司經營穩健、現金流充沛,對未來盈利穩定性有信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數據也顯示,前三季度,近八成上市公司實現盈利。收入和盈利端改善,現金流大幅增長,為持續分紅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分紅數據的大幅增長還說明股東回報意識增強,高分紅、多次分紅已成為上市公司回饋股東、增強投資者獲得感的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進行大額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銀行、能源、消費等傳統行業。傳統行業高分紅的現狀,一是因為其商業模式與高分紅有天然適配性,銀行、能源、消費等行業具有現金流穩定、資本開支相對可控的特點,無需大規模再投資就可以維持競爭力,盈利波動低,適合高比例分紅;第二,部分行業進入成熟期,增長放緩,企業更傾向于通過分紅回報股東,提高資本效率,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增長見頂,而是企業選擇將部分利潤回饋股東,同時保留必要資金用于穩健擴張或轉型;第三,監管鼓勵分紅,保險、社保等長線資金偏好穩定回報的資產,傳統行業提高分紅既能響應政策,形成示范效應,又有助于吸引長線資金布局,提高自身估值水平。
高分紅趨勢,不僅能讓投資者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回報,還將對A股整體的估值邏輯、投資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會推動市場從“交易博弈”向“價值投資”進一步回歸。分紅能力和穩定性是企業價值的“試金石”,高分紅企業因現金流穩健、抗風險能力強,估值溢價會更加顯著。高分紅更契合社保、年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風險偏好,這有助于提升機構投資者占比,優化市場投資者結構,減少市場短期波動。高分紅趨勢還能倒逼企業提升治理效率,分紅常態化將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盈利質量、現金流管理和資本配置效率,聚焦主業,減少盲目擴張,推動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此外,隨著分紅常態化,投資者將更關注企業基本面和長期價值,促進A股市場從“交易博弈”向“價值投資”轉型,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市場信心和投資者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意愿。(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