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0日電 (薛宇飛)9日、10日,4只重點布局AI、人形機器人板塊的公募基金率先發布了2025年一季報。受板塊利好的影響,4只基金均在一季度取得了正向收益,有產品收益率更是排在全市場前列。
規模增長 收益為正
截至發稿,共有4只公募基金發布了2025年一季度,分別是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聯接、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華富科技動能混合,前兩只重倉的人工智能板塊,后兩只則是重倉人形機器人板塊。
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跟蹤的是中證人工智能產業指數。在一季度,該基金得到投資者的大量認購,總申購份額約為18.14億份,一季度末的總份額升至約29.98億份。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資產凈值約為30.59億元人民幣,較2024年年末增加約11.45億元。
截至一季度末,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的前十大重倉股依次是中科曙光、寒武紀、韋爾股份、中際旭創、科大訊飛、金山辦公、新易盛、瀾起科技、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一季度,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約為5.21%。
在一季度,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聯接也有數億份的凈申購,一季度末的總份額增加至10.59億份,規模約為9.49億元。一季度,該基金的累計收益率約為5.60%。
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一季報中稱,2025年一季度,A股市場伴隨經濟逐步復蘇及DeepSeek推動國內AI產業質變,“春季躁動”行情如期展開,市場板塊分化特征突出,人工智能細分領域成為核心領漲板塊。三月下旬,隨著經濟政策定調與年報數據披露窗口臨近,投資主線由“基于全年增長預期”的投資范式逐步轉向“聚焦中短期業績驗證”的投資邏輯,部分高估值板塊進入階段性調整。
展望2025年二季度,上述一季報認為,人工智能產業高景氣態勢有望持續,端側算力、自動駕駛及部分AIGC企業一季度業績或將對行業向好預期形成實質驗證。算力領域呈現加速擴張態勢,新基建專項債中AIDC項目占比已從2023年的17%躍升至2025年超30%。應用層面,AIGC內容生成、自動駕駛及AI消費電子等場景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或年內誕生突破性應用。
基金經理稱“板塊靜態估值處于較高水平”
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華富科技動能混合也在一季度出現規模和收益的雙向增長。
2024年,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經理張蔭先就數次在季度報中表示看好人形機器人板塊,在2024年四季報中,張蔭先稱:“我們預計很快會迎來‘機器人’新物種的量產時刻,這個賽道也將會是未來數年最受資本市場關注的賽道之一。”
進入2025年,人形機器人板塊活躍度明顯提升,板塊內多只個股股價出現拉升。2025年一季度,平安先進制造主題斬獲了53.65%的收益率,業績排在全市場前列。
2024年年末時,平安先進制造主題的份額僅約為0.46億份,到2025年一季度末時,份額增長至8.18億份,份額環比增加了1693.16%。該基金的規模從2024年年末的約0.48億元,增加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3.21億元。
從重倉股看,平安先進制造主題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依次是恒立液壓、浙江榮泰、華曙高科、奧比中光、峰岹科技、三花智控、龍溪股份、浙海德曼、科達利、四會富仕。與2024年年末相比,該基金大幅度增持了恒立液壓、浙江榮泰、奧比中光、三花智控。
同樣,華富科技動能混合基金經理沈成也在2024年就布局了人形機器人板塊,在2025年一季度,該基金的收益率約為37.12%,資產凈值較2024年年末增加數倍。
截至一季度末,華富科技動能混合的前十大重倉股依次是藍黛科技、拓普集團、三花智控、隆特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銀輪股份、北特科技、瑞迪智驅,與2024年年末相比,該基金大幅度增持了藍黛科技、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北特科技。
從3月下旬開始,人形機器人板塊的熱度有所降溫,平安先進制造主題、華富科技動能混合的收益有所回撤。截至4月9日,兩只基金的年內收益率分別約為29.04%、17.71%。
張蔭先在平安先進制造主題一季報中稱,人形機器人產業在未來數年乃至十年間,無疑將成為極具成長性的黃金賽道,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投資機遇。但投資路上存在起伏,當前板塊靜態估值處于較高水平、短期漲幅較大可能會面臨調整壓力,波動率較大,這往往是成長性賽道投資過程中會面臨的問題,希望投資者理性看待、分批投資。
張蔭先還稱,板塊短期上漲較多后,他們在機器人細分領域內做出取舍,例如市場更愿意把倉位布局在感知類零部件、新制造工藝、潛在新型電機方案、整機組裝代工商、積極拓展機器人業務且估值相對偏低的公司等。這也符合平安先進制造主題的投資方法:一方面布局確定性,尋找在機器人業務中較高概率進入供應鏈的公司,另一方面挖掘彈性,積極尋找主業基本面有支撐或改善、同時新拓展機器人業務的優秀公司,這類標的一旦實現“0-1”的新突破,有望獲得估值及業績的雙擊機會。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