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土儲專項債新發破千億元 將加速地產風險出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余紀昕 上海報道
時間來到6月,專項債收儲土地行動今年已在全國各地迅速鋪開。
6月9日,據蘭州新區發布,蘭州新區2025年首批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項目近日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和省財政廳初審,標志著新區在土地資源盤活和城市建設融資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本次申報的專項債券規模達27.54億元,期限5年,資金將專項用于收回收購閑置用地及新增土地儲備項目,進一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
記者據企業預警通最新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025年6月10日,今年土儲專項債新發規模已達1083.48億元,涉及442個項目、24只專項債。關于土儲專項債資金用途占比,今年新發行專項債資金用途中,"土地儲備"現占比達7.75%。相對而言目前該用途占比不算高,下一階段或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回顧此前,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
今年3月,自然資源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土儲專項債券實施細則》,對土儲專項債的發行和使用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申請發行的土地儲備項目必須納入地方政府土地儲備計劃;完善專項債券申報審核流程,優先支持成熟度高、可操作性強、預期效益顯著且風險可控的優質項目;做好資金和收益的綜合平衡,用于土地儲備的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應當嚴格對應到項目等。
有業內人士認為,土地儲備專項債券發行加速,是地方財政通過發行專項債提升地塊流動性、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的關鍵抓手。
現階段,全國范圍內土儲專項債的計劃及發行落地工作正呈“多點開花”之勢。
據企業預警通,截至5月25日,廣東省、安徽省、重慶市等 25 個省市積極響應,陸續公示了收購存量閑置土地項目的具體信息,項目累計覆蓋4071塊宗地,資金規模(含擬定)約4443.48億元。
從已發行情況來看,已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廣東和北京六省市發行了用于收購收回閑置土地的專項債。其中,廣東仍以319.223億元位居榜一,浙江(含寧波)235.26億元,福建(含廈門)190.3132億元,北京116.8700億元,湖南139.98億元,四川規模最小為6.212億元。
就在五月底,全國首批支持收購存量房專項債券落地浙江,首批16.53億元的所募集資金,將支持湖州、溫州、嘉興合計8個項目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作為去年10月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商品房后,本次“自審自發”試點省份浙江成功發行首例,引起了市場積極關注。據浙江省財政廳發布的《2025年浙江省政府專項債券(十三至二十期)信息披露文件》,此次專項債券的發行規模為552.67億元,其中16.53億元專項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
按具體項目來看,浙江省此前披露的多宗收儲地塊,已獲得本次專項債融資支持。記者注意到,在這些項目中,專項債融資金額作為"絕對主力",在單個項目總所需金額中明顯占到主要份額。
比如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新一路與寶海路交叉口東北角地塊土地儲備項目,總投資額3.897億元,計劃專項債融資額3.6億元,此次獲得專項債融資1.86億元。舟山市普陀區魯家峙島G-01地塊收回收購項目總投資額0.6億元,計劃專項債融資額0.6億元,此次獲得專項債融資0.6億元。杭州市富政儲出12號地塊項目總投資額1.5億元,計劃專項債融資額1.5億元,此次獲得專項債融資1.5億元。溫州市仰雙片區中央涂單元C-17地塊項目總投資額4.0824億元,計劃專項債融資額4.03億元,此次獲得專項債融資4.03億元。
今后,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后續推進土儲專項債發行和運用募集資金的進程,預計將受到來自業界各方的持續關注。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用二部施曉姝指出,今年二季度以來擬用專項債收儲土地的地區公告量爆發式增長,土儲專項債發行或將提速,助力地方債務風險緩釋與房地產市場結構調整。
記者注意到,土儲專項債的推進不僅有助于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還能緩解城投平臺的回款流動性壓力。光大證券研究所高瑞東、劉星辰在“專項債收儲進展幾何?”一文中指出,從本輪收儲的被回購主體來看,多數為城投平臺。據克爾瑞數據統計,目前約七成收儲土地為城投項目,民企占比僅為17%。過去幾年城投大規模拿地托底土地市場,但開工率較低形成大量閑置土地,此次通過專項債收儲,有助于當地城投回籠資金,化解債務壓力。
中債資信企業與機構部負責人孫靜媛向記者表示,土儲專項債重啟發行,對擴內需、防風險起到一定積極作用。土儲專項債為地方政府回收存量閑置土地、進行土地一級開發提供資金支持,一是可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進而穩定房地產投資及相關產業鏈需求,對于穩定和擴大內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二是專項債資金用于土地一級開發等,相較于地方政府通過城投平臺融資舉債更透明,同時城投公司亦可以更高效地推進土地儲備等相關工作,緩解地方財政對城投平臺的融資依賴,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和城投債務風險。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