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湄印象】千年茶脈
大理自古便是滇西交通樞紐與商業中心,更是茶馬古道的關鍵節點。自唐代南詔國時期起,西雙版納、思茅等地的茶葉便在此匯聚轉運;清末民初時,下關更崛起為西南最大的茶葉加工、交易集散地,著名的下關沱茶在此誕生,其工藝傳承自明代“普洱團茶”與清代“女兒茶”。依托這條古道,大理茶葉源源不斷輸往西藏、四川,既滿足藏區對茶葉的剛需,也讓康藏的馬匹、皮毛等物資反向流入,形成雙向繁榮的貿易格局,更推動了區域間文化交融。
從茶葉本身看,大理茶同樣獨具魅力,生長環境上,其核心產區位于在2200米至2400米的高海拔區,高海拔帶來的晝夜溫差與良好野生生態環境,讓茶葉生長緩慢、內涵物質豐富;品質與工藝上,茶葉的制作要經過十余道工序,每一步都需精準把控,4至5公斤鮮葉僅能制成1公斤成品茶;文化層面上,以白族為主的各民族擁有獨具特色的茶俗,如蘊含“一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哲理的白族三道茶,2014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大理白族三道茶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茶俗于2022年11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無論是作為茶馬古道的貿易核心,還是憑借自身的獨特性,大理茶葉成為了云南乃至中國茶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存在。
(原金鳳 楊文杰 楊彪 楊稀豪 楊潔 黃曉林 視頻來源 大理州融媒體中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