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下架、售罄,5年定期存款正在退出江湖
作者:安卓
近日,有村鎮銀行在公告中明確取消5年期存款一事引起儲戶的普遍關注。歲末年初正是銀行攬儲的好時機,在過去,部分攬儲壓力較大的中小銀行,往往采用階段性調高3年期、5年期等中長期限存款利率的形式,增加存款競爭力。
近年來,在凈息差持續收窄的壓力下,中小銀行不僅反其道而行,更是直接叫停5年期甚至3年期存款,長期限存款產品在這個“攬儲旺季”成為市場的稀缺品。
取消、下架、售罄
11月初,土右旗蒙銀村鎮銀行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關于調整該行存款利率的相關公告。在公告中,這家村鎮銀行表示,綜合考慮同業機構的利率水平,自2025年11月5日起,對定期人民幣存款利率進行調整,取消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據了解,這是業內首家在公告中明確取消5年期定期存款產品的商業銀行。
事實上,除了土右旗蒙銀村鎮銀行,已有多家銀行雖未明確公告,但卻在存款頁面“暗中”下架了5年定期存款產品。
例如,昆都侖蒙銀村鎮銀行于11月3日起下調了定期存款利率,調整后,5年期存款利率不再顯示,對此,該行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稱,5年期存款產品已經下架。
湖北荊門農商銀行于11月12日下調了定期存款利率,50萬元起存的特色產品“福滿存”,同樣5年期缺位。
在民營銀行陣營中,據統計,已有7家銀行的存款頁面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銀行、網商銀行、蘇商銀行、中關村銀行、億聯銀行、華瑞銀行、新安銀行。其中,中關村銀行、億聯銀行、蘇商銀行等不僅下架了5年定期存款,同時還下架了3年定期存款。
比如,中關村銀行在公告自10月24日起下調存款利率的同時,標明整存整取3年期產品、5年期產品下架。
另外,包括藍海銀行、華通銀行在內的兩家民營銀行,雖然頁面還顯示有5年定期存款,但處于售罄狀態。
不僅5年期定期存款正被中小銀行拋棄,5年期大額存單也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近乎“集體消失”,第一財經查閱6家國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已經找不到5年期大額存單的在售入口。
同時,有部分城商行將5年期大額存單劃入限售行列,用作“新客專享”或“私行專享”等。
進一步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5年期存款的悄然退場,是銀行業在凈息差持續收窄巨大壓力下的必然選擇。2025年商業銀行主要監管指標情況顯示,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42%,環比一季度又下滑了0.01個百分點,較年初下滑0.1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于11月11日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專欄文章《保持合理的利率比價關系》中闡述,存款利率是銀行的主要負債成本率,貸款利率是銀行的主要資產收益率。存貸款利率總體上同向變動,但是由于重定價周期差異、銀行“內卷式”競爭等因素影響,貸款利率下降快,存款利率下降慢,會壓縮銀行凈息差,制約銀行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艾亞文認為,銀行及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勢有進一步下降的預期,部分銀行根據自身負債結構調整攬儲策略,降低長期負債水平,停售長期定期存款產品。
事實上,去年末今年初,也曾出現過部分銀行下架5年期存款的情況。對此,艾亞文認為,年末年初是銀行攬儲的關鍵時節,面對攬儲需求與負債成本管控平衡問題,考慮到凈息差壓力,銀行通過下架長期存款產品甚至下調長期存款利率,優化負債結構,應對存款定期化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
除了凈息差的因素外,也有客戶方面的考量,一位銀行人士對記者說,如今,5年期存款利率普遍低于3年期,相對來說性價比較低,“很多客戶都不愿意存5年期的了。”她說。
對于明年銀行的凈息差走勢,艾亞文認為,資產收益率目前仍處于下行通道,銀行優化業務結構,推動資產負債業務提質增效,負債端結構調整,負債成本率進一步改善,預計凈息差短期有望企穩,但長期來看凈息差壓力仍然較大。
2025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傳導機制,發揮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作用,加強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