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年內發債規模合計超1000億元
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 宏
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當前,通過發行債券來融資已成為券商增強資本實力的關鍵路徑。開年以來,券商正加速推進發債融資進程,以充實資本金。截至2月12日,年內券商合計發債規模已超1000億元。同時,多家券商相繼獲批超百億元級別債券發行額度。
提升資本實力
公開信息顯示,近日,國泰君安擬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擬發行債券的品種為小公募,擬發行金額為不超過人民幣600億元。同時,南京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的債券發行申請也于近期陸續獲得上交所受理。
從資金運用角度看,券商發行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償還公司到期債務、補充流動資金、支持業務發展。例如,國泰君安表示,對于上述擬發行債券募集的資金,公司擬將其中500億元用于償還債務,調整公司債務結構;將100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業務運營等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流動資金。
今年以來,券商積極申請發債融資。1月份,招商證券發布公告稱,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400億元的短期公司債券。同月,國海證券獲批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債券。2月11日,財達證券也披露,獲批發行不超過30億元次級公司債券。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12日,券商已發行57只債券(按發行起始日計),合計發行規模達1012億元。具體來看,券商已發行證券公司債31只,發行總額為652億元;發行證券公司次級債12只,發行總額為147億元;發行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14只,發行總額為213億元。由于次級債中的永續債發行難度較高,上述12只證券公司次級債中,只有3只為永續債,分別由中信證券、中信建投、長江證券發行。
“充足的資本金是券商發展的重要支撐!北P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行業經營模式的不斷發展變化,券商正積極開拓創新業務,其中,資本中介、衍生品、做市交易等創新業務對券商的資本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券商積極發債融資,以支持業務拓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發行債券能夠一定程度上為券商提供中長期、較為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利于券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障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實施。
融資成本降低
聚焦單家券商發債情況,今年以來,截至2月12日,已有29家券商發行了債券,其中,有5家券商發債規模達50億元以上。具體來看,今年以來,發債總額最高的券商為中國銀河,已發行債券100億元;其次是國泰君安,已發行債券90億元;廣發債券已發行債券73億元;華泰證券和興業證券均已發行債券50億元。
對于券商年初積極發債的現象,東吳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李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當前利率環境來看,開年以來,市場貨幣供應量較為寬松,市場利率水平較低,券商發行債券融資的成本顯著降低,使得發債融資的吸引力有所上升;同時,在市場預期向好的趨勢下,投資者交投意愿增強。作為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服務機構,券商有望受益于市場活躍度大幅提升帶來的豐富業務機遇,為此,券商積極通過發債補充資本金,以謀求在行業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
從融資成本來看,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券商發行證券公司債的平均票面利率為1.87%,低于去年同期的2.8%;發行證券公司次級債的平均票面利率為2.21%,低于去年同期的3.07%;發行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的平均票面利率為1.77%,低于去年同期的2.48%。
值得關注的是,在積極補充資本金的同時,合理確定融資規模、走集約式高質量發展之路正成為行業共識。例如,申萬宏源穩步推進輕資本業務與重資本業務均衡發展,輕資本業務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持續加大戰略投入,聚焦核心競爭力提升;重資本業務積極把握市場機遇、靈活調整資產配置結構。中原證券也表示,公司將大力發展輕資本業務、審慎開展重資本業務,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業務轉型、推進管理水平提升及風險防范化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