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券商“航母”官宣領導班子:國泰海通14位高管亮相 設置41個總部部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作為新“國九條”實施以來首例頭部券商合并重組,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并后的領導班子及公司架構備受市場關注。
4月3日晚間,正式完成更名的國泰海通發布首份公告,官宣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總裁及高管名單,并明確了新的公司組織架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國泰海通領導班子融合了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原有班底,原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朱健任國泰海通董事長,原海通證券董事長周杰任副董事長,14位高管中9位來自國泰君安證券、5位則來自海通證券。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合并中有多位從基層長期歷練成長起來的年輕干部得以重用,體現了國泰海通務實專業、市場化年輕化的用人導向。
領導班子集體亮相
公告顯示,股東大會選舉了17名董事,包括內部董事3名,為朱健、李俊杰、聶小剛;股東董事8名,為周杰、管蔚、鐘茂軍、陳航標、呂春芳、哈爾曼、孫明輝、陳一江;獨立董事6名,為李仁杰、王國剛、浦永灝、毛付根、陳方若、江憲。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將與后續職代會選舉產生的職工董事共同組成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
股東大會后,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選舉朱健擔任公司董事長、周杰擔任副董事長,聘任李俊杰為公司總裁,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為公司副總裁,聶小剛兼任公司首席風險官、董事會秘書,張信軍兼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趙宏為公司總審計師,俞楓為公司首席信息官,趙慧文為公司合規總監、總法律顧問。
有業內人士分析,國泰海通領導班子融合了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原有班底,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周杰曾較長時間擔任海通證券主要負責人,此次作為股東董事兼任國泰海通副董事長,有利于保持業務及人員穩定,也體現了大股東對國泰海通的賦能支持。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合并中有許多從基層長期歷練成長起來的年輕干部得以重用,彰顯了國泰海通務實專業、市場化年輕化的用人導向。
設置了41個總部部門
國泰海通進一步優化了公司組織架構。
根據公告,國泰海通設立了財富管理、研究與機構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權益業務、信用業務、金融科技等7個業務或管理委員會,設置了41個總部部門。整合后有上海、浙江、北京、深圳、廣東、江蘇等44家分公司。各類子公司將在過渡期內并行運作。
“新的組織架構致力于構建強大前臺、專業中臺和集約后臺,全面提升公司客戶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接近國泰海通的人士分析表示,在前臺方面,客戶部門著力強化客需導向的綜合化入口功能,高效整合集團各中臺資源,輸出專業化、定制化的業務解決方案;在中臺方面,中臺部門圍繞產品、服務、功能、平臺等維度打造專業能力,定位為全公司的公共能力中心,全面賦能零售、企業、機構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在后臺方面,進一步突出集約共享,破除行政化導向,實現各類資源高效布局投入。
名稱變更手續已完成
公告顯示,經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中文名稱由“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GUOTAI JUNAN SECURITIES CO., LTD”變更為“GUOTAI HAITONG SECURITIES CO., LTD”。公司已于4月3日完成公司名稱、注冊資本等事項的市場主體變更登記手續,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后續將向上交所及香港聯交所申請變更公司A股、H股證券簡稱。
另據悉,公司已經取得了新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保障了業務經營銜接。在公司LOGO方面,因短期內尚未形成滿意方案、標識注冊需要較長時間等因素,為確保品牌形象延續,國泰海通目前沿用了國泰君安的鉆石品牌標識(LOGO)。后續,國泰海通將構建新戰略、塑造新文化,屆時將聽取各方意見,適時擇機推進包括品牌形象在內的企業文化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