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70家公司一季度成績搶先看 超九成業績向好多家行業龍頭“開門紅”
證券時報記者 張智博
A股市場進入一季報業績密集期披露。截至4月15日,已有267家上市公司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或一季報,其中243家公司業績同比向好,占比逾九成。寧德時代、國泰海通、中遠海控、紫金礦業、比亞迪等多家行業龍頭公司實現“開門紅”。農林牧漁板塊則大幅扭虧為盈,養豬龍頭牧原股份歸母凈利超40億元。
5家公司凈利潤超100億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4月15日,267家已發布第一季度相關報告公司中,5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00億元(業績預告取中值,下同),依次為寧德時代、中國人保、國泰海通、中遠海控和紫金礦業。寧德時代盈利規模暫居榜首,為139.63億元;國泰海通凈利潤實現翻倍,同比增幅375%。
寧德時代凈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7.05億元,同比增長6.18%;歸母凈利潤139.63億元,同比增長32.85%;扣非凈利潤118.29億元,同比增長27.92%。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也表現亮眼,流量凈額為328.68億元,同比增長15.91%。
寧德時代一季度電池銷量超過120GWh,同比增長超過30%,其中儲能銷量占比接近20%。公司一季度銷售凈利率達到17.5%,創近期新高。寧德時代近日回復投資者稱,美國業務占公司出貨比重較小,且公司已根據環境變化提前做了預案,關稅政策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小,公司正在與客戶積極協商解決方案。整體而言,中國及海外市場需求旺盛,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比較飽和。
國泰海通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億元,同比增加350%至400%;扣非凈利潤29.73億元至33.83億元,同比增加45%至65%。
一季度,國泰海通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吸收合并產生負商譽;扣非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交易投資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7家公司凈利潤增超10倍
從凈利潤變動來看,有研新材同比增速暫時居首,高達147.23倍;銳捷網絡同比增長47.27倍,暫列第二;其他大幅增長的還有廣大特材、郴電國際、四川雙馬、保變電氣、中船防務,增速均超過10倍。
有研新材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6000萬元到7500萬元,同比增長13076%到16370%。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增,一方面是公司降低了對控股子公司有研稀土的持股比例,致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虧超過3000萬元;二是全資子公司有研億金靶材產銷量同比明顯增長,帶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00萬元。
銳捷網絡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800萬元至12500萬元,同比增長4142.15%至5310.90%。對于業績預增原因,公司方面表示,在AI算力需求持續驅動下,互聯網數據中心市場強勢增長,公司面向互聯網客戶的數據中心交換機產品訂單加速交付。同時,公司繼續推進管理改善和效率提升工作,在費用管控層面有所成效,共同推動業績增長。
多家農業上市公司扭虧為盈
在上述267家公司中,有31家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為盈,其中凈利潤規模在2000萬元以上的有17家。牧原股份、新希望、*ST傲農、冰川網絡、圣農發展、利民股份凈利潤規模超億元。
牧原股份一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3億元至48億元,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生豬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在網上業績說明會上,牧原股份表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生豬存欄量在4600萬頭左右。3月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2.5元/千克左右,成本目標是全年平均12元/千克。公司同時透露資本開支與規劃,2025年資本開支金額為90億元,其中豬舍升級改造為30億元,鄭州產業園及育種平臺建設為40億元至50億元。未來具體資本開支規模將根據市場情況及經營情況進行調整。
新希望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3億元至5億元,主要由于公司于2024年完成了多條生豬養殖場線的防疫改造,一季度養殖成本實現同環比雙降。同時,一季度豬價較去年同期略高,使生豬養殖業務同比減虧。此外,公司飼料業務在一季度亦取得了量利同增。
華鑫證券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博弈的背景下,《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明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對于生豬養殖板塊,預計未來豬價因豬肉供給量提升而下行,養殖成本因美國進口大豆關稅提升而上行,生豬養殖行業二季度能繁產能去化周期開啟,落后產能將被淘汰,催化板塊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