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6日電 16日,國新辦就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稱,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整體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在一季度表現良好。如何評價一季度的經濟運行總體表現?主要原因是什么?
盛來運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從統計數據來看,有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增長穩中有升。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去年以來持續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生產需求指標加快回升,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6.3%,比去年全年回升0.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3%,回升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比去年全年回升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回升1.1個百分點。
二是就業收入總體穩定。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是5.3%,3月份是5.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6%,與GDP增長基本同步。
三是國際收支狀況良好。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但我國進出口保持基本平穩的態勢,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出口增長6.9%;1-2月份,服務進出口增長9.9%;3月末,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2月份以來國際貿易限制增多,出口保持6.9%的速度,顯示了中國出口的韌性。
四是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在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的同時,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的大勢沒有改變。眾多科技成果不斷突破,帶動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加快成長。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民生保障持續加力。
五是市場活力信心增強。前期出臺的宏觀政策和今年以來擴容加碼的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有效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生產、激發了活力、增強了信心。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是50.5%,比上月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一些實物量指標顯示生產要素支撐作用在增強。一季度貨運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7.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8.4%,有力有效支撐了經濟增長回升向好。
盛來運稱,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穩定經濟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今年以來政策措施加力擴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顯效,推動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抓早抓實,搶抓開局,搶抓出口,搶抓機遇,有力有效帶動了生產需求回升。我國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持續涌現,并不斷加快轉化應用,經濟新動能不斷成長。
盛來運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快速升溫,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創,國內結構轉型任務仍然比較繁重。所以,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積極應對風險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變化的不確定性,確保中國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