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炒金的危險游戲
2025年,黃金市場迎來了一場狂歡,國際金價一路高歌猛進,突破3300美元/盎司大關,國內品牌金飾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沖破1000元/克,雙雙刷新歷史紀錄。金價狂飆之下,一些投資者開始鋌而走險,以期通過貸款炒金大賺一筆,不少人在“躺賺”投資帖的鼓吹下,將目光投向銀行消費貸、信用卡、經營貸。殊不知,當高杠桿放大收益的同時,高風險也將隨之而來。
瘋狂的貸款炒金
“如果我有100萬元,在3月買入黃金,現在已經狠賺一筆了”“貸款炒金靠譜嗎”“大學生想投資黃金,有沒有好的借貸渠道推薦”……在社交媒體的投資圈中,貸款炒金成為熱門話題。
25歲的李林(化名)是一名程序員,日常喜歡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瀏覽投資理財相關內容。近期,他頻繁刷到“黃金暴漲”“炒金賺翻”的帖子。李林每月工資1.7萬元,除去房租、生活費等開銷,能存下8000元左右,但距離黃金投資本金還相差甚遠。在看到不少網友聲稱可以貸款炒金抓住這波行情之后,李林心動了。不久前,他收到一家股份制銀行下發的消費貸優惠券,貸款利率為3.4%,通過柜臺辦理能申請30萬元消費貸款。李林覺得,只要黃金價格繼續上漲,自己就能輕松償還貸款并獲得豐厚收益。
全職寶媽王梅(化名)對貸款炒金也是蠢蠢欲動,王梅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丈夫每月2萬元的工資,家庭存款不多,但她認為“大家都在賺,自己不參與就虧了”。在各類貸款炒金攻略的鼓動下,王梅打算向銀行申請20萬元消費貸購買金條,她計劃先將金條放在銀行保險柜,等價格漲上去再賣出。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投資者都在謀劃著貸款炒金的“財富計劃”,貸款資金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部分投資者選擇申請銀行消費貸,目前市場上消費貸的利率一般在3%—6%左右。還有一些投資者,通過信用卡套現獲取資金。信用卡有一定的短期免息期,一般在20—56天不等,利用這段時間購買黃金,以期望在免息期內黃金價格上漲,然后賣出黃金償還信用卡欠款,從而賺取差價。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一些較為保守的投資者以實物黃金,如投資金條、金豆為主;也有部分投資者選擇黃金積存金、紙黃金等金融衍生品。黃金積存金類似于基金定投,投資者可以按固定金額或固定克數定期買入黃金,通過長期積累來平攤成本。紙黃金則是一種個人憑證式黃金,投資者通過把握國際金價走勢,低買高賣來賺取差價。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指出,使用貸款資金購買黃金是一種違規操作。通常情況下,這類貸款僅限于一般性消費用途,黃金本身雖具備消費和投資雙重屬性,但如果使用貸款以投資為目的購買,不僅違反了相關規定,還可能觸犯法律,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應當避免此類行為。
產業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指出,部分投資者受市場熱潮影響,存在盲目跟風和過度自信的心態,只看到黃金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而忽視了潛在風險。一些投資者可能被“快速致富”的想法誘惑,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投資機會,從而沖動地選擇貸款炒金。貸款炒金本質上是杠桿投資,通過貸款或信用卡購買實物黃金,若金價出現下行,投資者在歸還當期本息時,就會面臨個人財務吃緊或割肉出場的可能性。
警惕沖高回落風險
自2025年初以來,國際金價便開啟了一段上漲行情,從2月初的2850美元關口起,便在多空博弈中震蕩攀升。直至3月14日,國際金價成功突破3000美元大關。踏入4月,金價走勢跌宕,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方案后,4月3日,國際金價盤中最大跌幅為2.5%,4月5日,現貨黃金價格繼續“跳水”,報收3037.31美元/盎司,跌2.47%,盤中跌幅一度超3%。不過,在這之后,金價迎來了回暖,此后更是一騎絕塵沖破3300美元大關,倫敦現貨黃金最高飆升至3357美元/盎司。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截至4月18日收盤,國際金價報3327.04美元/盎司。
市場觀點多認為,此輪金價持續上漲背后,受部分地區地緣政治局勢膠著、美聯儲降息預期不斷升溫、美國關稅政策頻繁調整等因素影響,大量資金涌入黃金市場,推動了黃金價格的不斷上漲。雖然當前黃金價格處于上行通道,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黃金價格并非只漲不跌,2011年,國際金價曾一度沖到接近1800美元/盎司水平,但在隨后的三年里,價格大幅回調,跌至1000美元/盎司左右。
在貸款炒金的過程中,投資者往往使用了杠桿。無論是申請消費貸還是信用卡套現,都相當于用較小的自有資金撬動了較大規模的黃金投資。這種高杠桿投資方式在放大收益的同時,也同等放大了風險。
從銀行的風險管理角度來看,貸款炒金行為與銀行貸款資金用途管理原則嚴重相悖。一位銀行信貸部門人士提醒:“貸款炒金不可取,銀行對此明令禁止,一旦發現存在問題,必將回收貸款。若客戶拒不配合或無力償還,銀行將采取法律手段,通過法院強制執行,凍結客戶資產、將客戶列入征信黑名單等!
“當前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存在技術回調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投資者在此時買入黃金后遭遇價格下跌,由于貸款需要在短期內償還,這將導致財務壓力增大,輕則影響個人信用記錄,重則因虧損嚴重而陷入個人財務困境。”王紅英強調,因此,對于希望投資黃金及其相關衍生品的投資者來說,在黃金價格位于歷史高位之際,應特別謹慎行事。建議投資者只使用自己的閑置資金進行投資,并且應在市場價格回調時適量買入,同時做好止損準備,這才是更為理智的投資策略。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控制風險,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身財務安全。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