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23日電 “中指研究院”微信號23日發布《2025一季度中國住房租賃市場總結》。
根據中指研究院50城住宅租賃價格指數,2025年一季度,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計下跌0.44%。分月度來看,1月臨近春節,外來務工人員集中返鄉,重點城市普通住宅平均租金小幅下跌0.4%;2月,在春節假期后“返城潮”帶動下,重點城市住房租賃需求明顯增加,普通住宅平均租金止跌企穩,環比微漲0.01%;3月,重點城市租房需求在階段性釋放后逐步趨于穩定,50城住宅平均租金為35.3元/平方米/月,環比微跌0.05%,同比下跌3.40%。
城市租金:多數城市一季度住宅租金有所下跌
從租金水平來看,50城中超7成城市租金處于20-40元/平方米/月區間。
具體來看,截至2025年3月,北京、深圳、上海租金水平繼續穩居第一梯隊,均超過80元/平方米/月;杭州、廣州、三亞、廈門租金在40-60元/平方米/月之間;南京、珠海等36個城市租金在20-40元/平方米/月;南通、惠州等7個城市租金在20元/平方米/月以下。
從一季度累計漲跌幅來看,44個重點城市租金下跌。具體來看,2025年一季度,哈爾濱、烏魯木齊、深圳、蘭州、東莞、上海租金累計上漲,漲幅均在0.6%以內;累計下跌城市中,溫州跌幅最大,跌幅為2.45%;嘉興、杭州等10個城市累計跌幅在1.0%-2.0%之間;長沙、重慶等18個城市累計跌幅在0.5%-1.0%之間;南昌、蘇州等15個城市累計跌幅在0.5%以內。
分梯隊來看,一季度一線城市租金相對平穩,二線及三四線代表城市租金均下跌。根據50城住宅租賃價格指數,2025年一季度,一線城市住宅平均租金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租金走勢相對平穩;二線城市累計下跌0.70%,跌幅較去年同期擴大0.23個百分點;三四線代表城市平均租金累計下跌0.46%,跌幅較去年同期收窄0.09個百分點。
租金收入比:50個重點城市租金收入比均較去年同期回落
50城租金收入比均較去年同期下降。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5年3月,50個重點城市租金收入比均值為16.6%,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具體城市來看,50城中,超8成城市租金收入比低于20%,租金負擔較為合理;深圳、北京、三亞、上海等4個城市租金收入比仍在30%以上,居民租房壓力較大。
從變化趨勢來看,2025年3月,50個城市的租金收入比均較2024年3月有所下降,其中北京、深圳、杭州、三亞等地均下降2個百分點以上。短期,隨著住房租賃市場總體供應量加大,市場租金仍將延續穩中小幅調整態勢,居民租金負擔有望進一步減輕。
投資回報率:50城租金房價比持續小幅提升
50城租金房價比平均水平已高于部分固定收益類產品。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5年3月,50個重點城市租金房價比均值為2.15%,已高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5%)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3月末為1.8209%)。
具體城市來看,廈門、深圳、北京等熱點一二線城市由于房價較高,目前租金房價比均在1.5%以下;超六成城市租金房價比處1.5%-2.5%之間;貴陽、哈爾濱、長沙、沈陽等城市租金房價比較高,其中貴陽、哈爾濱等地已超3%。
近來重點城市租金收入比持續回升,住房租賃資產投資價值逐步顯現。近年來,住房租賃行業受益于需求剛性及行業整體規范化、品質化的提升,租金平均水平調整幅度與房價相比較為平緩,重點城市租金房價比普遍小幅回升。根據中指監測數據,2025年3月,50城租金房價比均值較去年同期提升0.09個百分點,較2023年初低點提高0.17個百分點。隨著租售比的回升和融資運營成本的下降,住房租賃產業的商業可持續性繼續增強,住房租賃資產投資價值逐步顯現。
中指研究院指出,近年來,我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建設持續深化,“購+租”“市場+保障”的住房體系加快完善,住房租賃市場進入存量優化與增量提質并行的新階段。2025年一季度,中央指導性政策主要從收儲轉租、財政支持等角度促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地方層面則圍繞市場培育、加強監管、公積金支持等方面展開。展望未來,面臨“對等關稅”等外部嚴峻環境,擴內需成為提振經濟的第一要務,住房消費也將發揮其重要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核心城市在成交持續放量后價格有望逐步趨穩,住房租賃行業受益于需求剛性,租金價格也有望緩步止跌企穩。(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