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系”接連退出保險中介牌照
成立三年有余的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保險經紀”)宣布啟動注銷程序。4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比亞迪保險經紀于4月17日發布注銷公告稱,因決議解散,擬向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比亞迪保險經紀注銷僅是冰山一角,隨著保險中介牌照審批門檻提高,從蔚來到小鵬等新能源車企,還出現了“先設立—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的局面。
未來,車企布局保險中介牌照還將呈現哪些趨勢?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又緣何執著于一張保險中介牌照?
比亞迪保險經紀欲退場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日前披露的信息顯示,比亞迪保險經紀于4月17日發布注銷公告,原因為“決議解散”,注銷公告期截至6月1日。
回顧來看,比亞迪保險經紀成立于2022年3月,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全資持股,注冊資本5000萬元。
其成立之初一度被視為比亞迪進軍保險領域的“敲門磚”。不過,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比亞迪保險經紀目前未獲得保險中介許可證。
注銷保險經紀公司這一動作或與比亞迪已獲得更高階牌照有關。2024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保險”)業務開展相關的批復,意味著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保險市場。作為比亞迪旗下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比亞迪已擁有了一家“持牌險企”,可直接開發車險產品,無需再依賴經紀牌照。
愛收牌(上海)商務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郭銀龍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表示,此次注銷公司主要原因可能涉及兩方面。一是全力推動比亞迪保險的市場布局,利用比亞迪保險直接參與市場化業務;二是比亞迪保險經紀獲批希望渺茫,后續打算轉收購保險中介牌照。
“目前來看,后者的可能性比較大。去年,市場上便傳出比亞迪擬收購省級分支機構較多的保險中介牌照。”郭銀龍補充表示。
牌照申請難度加大
其實,車企,尤其是新能源車企的上述注銷動作并非孤例。縱觀市場,甚至已衍生出“先設立保險經紀公司—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這一現象。
蔚來在2022年新設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后,同年通過匯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獲得牌照,次年3月,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經營狀態變更為注銷。
小鵬在2018年成立廣州小鵬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之后的2022年8月,成功收購青島妙保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而廣州小鵬保險代理后續更名為廣州智選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已注銷。
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與保險經紀牌照審批長期停滯密切相關。2018年8月,監管暫停審批保險中介牌照,時隔多年才放開監管保險中介牌照的審批。2023年11月,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批復文件顯示,批準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馬保險經紀”)、安顧方勝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顧方勝保險經紀”)經營保險經紀業務。這是在2018年暫停審批保險中介牌照后,時隔五年監管部門批復的兩張保險經紀牌照。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保險中介牌照申請困難,源于監管層面持續趨嚴,為保障市場穩定、防范風險,對牌照申請者的注冊資本、股東資質、內控體系等設置嚴格標準;同時,過往保險中介市場存在騙保、違規操作等亂象,監管部門通過收緊牌照發放,推動行業清理整頓,凈化市場環境。
而保險中介牌照難于申請的另一大原因便是保險中介機構數量較多。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國共有2539家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而這卻是保險中介機構連續六年下降的數量。
保險中介機構數量六連降的背后是監管清虛提質的決心,2024年6月,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要開展保險中介清虛提質行動。同年7月,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相關負責人也公開表示,監管部門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對保險中介市場開展清虛規范提質行動,依法清理退出一批保險中介機構,調控市場主體總量,優化市場主體布局。
隨著中國保險行業的發展成熟,市場對專業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郭銀龍看來,退出的機構有一部分也是主動注銷退出市場,說明現有法人機構完全可以滿足市場,無序擴張反而不利于發展。此外,在監管下決心“清虛提質”的基礎上,如果行業整體質量得到提升,并非沒有獲得批復的可能,這一點從寶馬保險經紀、安顧方勝保險經紀獲批就能體現出來。
郭銀龍進一步表示,保險中介行業歷經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已進入一個“優勝劣汰”的過渡期,存量法人機構基數較大,監管多次提到要改善保險中介行業“小散亂差”的局面,在清虛提質的基調上,審批自然不太好實現,所以就出現新能源車企“先設立—設立無果轉收購—再注銷原公司”的局面。
車企緣何爭相涌入
盡管牌照獲取難度加大,但在新能源車滲透率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相關車企仍在爭相布局保險業務。
進一步而言,車企對保險經紀牌照的執著,或源于其業務模式更貼近用戶需求。在劉春生看來,車企熱衷保險經紀牌照,意在拓展盈利來源、設計精準產品、增強用戶黏性,能挖掘數據價值、提升品牌形象。未來,車企布局保險中介業務將更多運用科技優化服務,加強與各方合作整合資源,并拓展服務邊界,將保險與車后、金融等服務融合,構建一站式汽車服務生態。
對于新能源車企布局保險中介牌照的主要原因,郭銀龍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新能源車險市場也在快速增長,遠超全行業車險整體保費的同比增速。龐大的客戶群體加速了車企增加保險業務的信心。
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以及新能源車險保費不斷增長的市場現狀,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車企將加速布局保險中介業務。郭銀龍對此分析表示,有能力、有客戶需求的車企將會持續增加保險中介業務的投入,保險中介牌照的收購自然也是車企入局保險行業的“入場券”,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能夠解決新能源汽車“投保難”“保費高”、售后服務(如:理賠、維修)等問題,或許是新能源車企的核心方向。
不過,于新能源車企而言,獲得牌照是發力保險業務的必經之路。與向監管申請牌照相比,收購一家保險中介公司相對比較簡單。
“但保險中介公司作為保險公司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鏈接,近幾年國央企、新能源車企、地方國企平臺的入局,也能體現其價值。從理想、蔚來、小鵬、寶馬等車企布局來看,保險中介牌照的稀缺價值正轉化為綜合價值。其互聯網銷售資質、分支機構、管理水平、業務體量等因素也至關重要。未來,綜合價值高的牌照,可能會更加稀缺。”郭銀龍如是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