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23日電 日前,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報告陸續披露。今年一季度,A股先抑后揚,滬深300下跌1.21%,創業板指下跌1.77%,整體處于震蕩格局。美國政府于近期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對多邊貿易體制造成嚴重沖擊。如何應對當前全球貿易的緊張局勢?從投資層面來看,如何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基金經理們又有什么看法?
周蔚文:加大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和布局,增持了頭部保險企業
周蔚文是中歐基金主動權益團隊的代表性權益老將,從業年限超25年,基金管理年限超18年。
在中歐新藍籌的一季度報告中,周蔚文闡釋了自己的投資方法論:堅持基于基本面深度研究的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宏觀、中觀、微觀多視角比較驗證,盡量領先市場洞悉未來,抓住產業趨勢或上市公司中長期價值低估機會,力爭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長期回報。
投資決策的出發點可以基于產業趨勢、中長期價值低估,或者兩者的結合,從而形成三種不同的投資情形:
第一種投資情形是,在左側成功捕捉到產業趨勢的低位區間,行業頭部優質企業的中長期價值往往處于低估狀態。它同時滿足產業趨勢低位區間和中長期價值低估雙重條件,這是他最有信心且敢于重倉持有的情形。但由于對未來的預測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所以不會只投資于一兩個行業。因此,在難以找到足夠多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個股時,周蔚文表示會進行綜合考量。
第二種投資情形是產業趨勢機會為主,周蔚文表示,會考慮未來產業趨勢好轉的確定程度以及自己對產業的理解是否領先市場來全市場比較,并根據行業中重點公司長期價值偏離程度來決定是否投資該個股及投資比例。
第三種投資情形是中長期價值低估機會為主,會根據中長期價值低估幅度以及行業景氣度穩定程度來全市場比較并確定投資比例。與此同時,周蔚文也做了提醒,以上三種情形下,具體投資比例還要考慮個股流動性。
周蔚文認為,人工智能產業在2024年呈現多點突破態勢,尤其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對未來兩三年向好的產業趨勢預期,逐步加大了在相關領域的投資和布局。報告期內,在人工智能產業鏈上的布局不僅涵蓋了持續看好的人形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領域,還拓展至AI眼鏡等新型可穿戴設備,以及AI在教育、廣告、游戲等應用領域。
周蔚文對光模塊持謹慎態度,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盈利能力已處于較高位置,另一方面是DeepSeek的出現使短期算力需求重估,中長期供需關系有所平衡。
此外,周蔚文觀察到保險行業正步入景氣修復通道,資產端投資收益率邊際改善,負債端結構優化,利差損壓力得以緩解,行業估值處于低位區間,一季度擇機增持了具有明顯安全邊際的頭部保險企業。同時,由于造船和化工行業的景氣度趨勢邊際出現惡化,且全球經濟局勢不確定性增強,降低了這類強經濟周期、出口依賴度高的行業的部分持倉。
王培:當前市場不確定性較多,投資底層邏輯或需要重新構建
王培同樣是權益投資老將,從業年限超17年,基金管理年限超12年,他在中歐行業成長的一季報中寫道,一季度市場表現和2024年四季度類似,更偏主題性,其中機器人、AI等板塊表現較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王培對當前市場的潛在風險進行了提示。他認為,一季度整體處于傳統淡季,在春節前后,DeepSeek橫空出世,市場對中國科技行業的信心出現較大轉折,而二級市場在科技板塊的主導下出現非常大的主題性行情。隨著預期經濟活躍度的提升,長期國債收益率也處于上升狀態,市場偏好提升,主題也隨之活躍。雖然股市較為活躍,但整體經濟基本面處于溫和修復,相對來說政策發力帶來的效果目前仍需要觀察。
展望未來,王培認為,股市運行依然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雖然能看到一些基本面的亮點,但是依然需要警惕中美關系惡化帶來的風險。現階段,中美之間的博弈隨著特朗普的超常規操作,又變得充滿變數和對抗,在這種情形下,投資底層邏輯的構建具備較大的挑戰性,穿越周期所需具備的條件變得更加苛刻。
王健: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價值,結構性機會將在分化中顯現
王健的公募從業年限超過21年,基金管理年限超過14年,擅長基本面研究。
王健在中歐新動力混合的一季報中表示,全球資本市場在復雜宏觀環境下呈現結構性分化,A股市場結構性特征更為突出,寬基指數整體漲多跌少,小盤與成長風格占優。
展望后市,王健的核心觀點是“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價值,結構性機會將在分化中顯現”。從短期來看,地緣政治沖突、海外貨幣政策反復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尤其在全球資本對中國市場顯著低配的背景下,情緒面擾動或放大市場波動。
但需要站在更長期的視角來看,王健認為,當前A股主要指數的估值水平依然處于歷史較低位置,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經濟正展現出獨特的韌性:一方面,AI產業鏈從算力基建到應用落地全面提速,行業優質企業的資本開支和算力建設顯著加速,大模型商業化進程明顯快于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設備更新補貼、消費券、個稅抵扣優化等促內需政策有望在二季度密集出臺,對沖外部壓力。
從中長期配置視角,王健重點關注三大方向:首先是科技成長領域,AI產業已進入“硬件鋪路、軟件變現”的關鍵階段,重點關注估值合理的應用層企業,特別是具備垂直行業know-how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次,傳統周期行業有望迎來供給側改革紅利,部分化工、建材細分領域經過三年產能出清,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在“整治內卷式競爭”政策指引下,優質企業盈利修復彈性可觀。最后,消費行業中的優質企業值得長期布局,那些維持健康資產負債表、持續進行渠道優化的企業,一旦消費景氣度回暖,或將展現更強的業績彈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方向都符合“高質量增長”的轉型主線,在估值洼地和政策催化雙重作用下,有望成為引領市場復蘇的重要引擎。(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