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重磅】
美股連漲三日
周四,美股連續第三日收漲。
大型科技股全線上漲,萬得美國科技七巨頭指數漲2.82%。個股方面,英偉達漲超3%,特斯拉漲逾3%,微軟漲超3%,亞馬遜漲逾3%,谷歌漲超2%,臉書漲逾2%,蘋果漲超1%。
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68%,萬得中概科技龍頭指數漲0.41%。熱門中概股方面,小馬智行漲近40%,阿特斯太陽能漲逾18%,陸控漲超12%,富途控股漲逾6%,蔚來漲超6%,貝殼漲逾4%,新東方漲逾4%。跌幅方面,好未來跌超18%,霸王茶姬跌逾4%,京東集團跌超3%,華住集團跌逾2%,亞朵跌超2%。
美聯儲官員:若高額關稅致失業率飆升將支持降息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稱,如果特朗普恢復激進的關稅政策,可能很快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他將支持降息。
另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沃勒表示,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不太可能引發持續的通脹,因此美聯儲應謹慎避免反應過度。但要確保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美聯儲可能需要放松其政策立場。
沃勒在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稱,愿意“審視”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我不會對任何我認為可歸因于關稅的通脹上升反應過度。”他說:“但如果我看到勞動力市場大幅下滑……我認為我們介入很重要。”
沃勒補充道,美聯儲利率立場不太可能在7月之前發生變化。這與許多交易員的預期相悖,金融市場的押注顯示,許多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將在6月重啟降息。
Alphabet一季度營收和利潤均超預期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一季度營收和利潤均超過預期,公司一季度營收902.3億美元,預期891億美元;凈利潤345.4億美元,預期248.7億美元;每股收益2.81美元,遠超華爾街預期的2.01美元。
谷歌云業務第一季度營業利潤21.8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9.4億美元,不過營收略低于預期。
Alphabet第一季度資本支出達172億美元,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71億美元。
財報發布后,Alphabet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上漲超過3.5%。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下跌16%。
英特爾下調全年資本開支目標
當地時間4月24日,英特爾發布財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調整后每股收益0.13美元,預期0.0074美元;營收126.7億美元,預期123.1億美元;凈利潤-8.21億美元,預期-9.44億美元。
英特爾第一季度數據中心和AI營收41.3億美元,預期29.6億美元;英特爾代工(Intel Foundry)營收46.7億美元,預期43億美元;一季度調整后運營利潤率5.4%。
英特爾2025年總體資本開支目標將從200億美元下調至180億美元。
美股盤后,英特爾股價跌超5%。
OpenAI推出輕量版Deep Research
OpenAI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稱,注意到許多用戶都喜歡使用Deep Research,因此OpenAI通過引入輕量級的Deep Research版本來擴大Plus、Team和Pro用戶的使用范圍,以提高當前的速率限制。同時還向免費用戶推出了輕量級版本。
輕量版Deep Research由OpenAI o4-mini版本提供支持,其智能水平接近用戶熟知且喜愛的標準版Deep Research,同時運營成本顯著降低。
該版本在保持用戶所期待的深度與質量的同時,響應內容通常更為簡潔。當標準版的使用額度耗盡后,系統將自動切換至輕量版響應查詢。所有Plus、Team和Pro用戶現在都擴展了對Deep Research的使用。
【今日關注(北京時間)】
7:30 日本4月東京CPI同比
10:00 國新辦就《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4)》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新股上市】
眾捷汽車(301560)
發行價格:16.50元/股
發行市盈率:21.30
上市地點:深圳證券交易所
主營業務:從事汽車熱管理系統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財經熱點】
政策工具協同發力呵護流動性
在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財政與貨幣政策同步加力,穩增長信號愈發明確。4月24日,財政部啟動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首發,總規模達2860億元,體現出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
與此同時,央行當日宣布將于4月25日開展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實現5000億元凈投放,展現出貨幣政策對市場流動性的精準呵護,對政府債券順利發行也形成有力支撐。分析人士表示,財政支出節奏前移,疊加貨幣工具加量續作,正共同構筑穩投資、促消費、穩預期的政策合力。
黃金高波下的理財:有人已提前贖回止盈
盡管由于配置比例不高,以及與是否行權有關,銀行理財產品的波動并不如基金一般“刺激”,但是,理財的投資人員對金價變動也不是完全“無動于衷”,早在4月23日之前,一些投研人員已經提前察覺到金價的“泡沫”,并贖回了部分黃金ETF。
銀行去年“買債”大舉創收
在凈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投資收益成為不少上市銀行重要的盈利來源,近兩年表現尤為突出。截至4月24日,共有28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了2024年年度報告。其中,超九成銀行的投資收益實現了正增長,最高增幅達176.81%,農商行表現尤為突出。
從上市銀行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看,進入2025年后,債券市場波動明顯加劇,部分銀行已提前兌現浮盈,其中不乏平安銀行、南京銀行、江陰銀行等買債“大戶”。展望未來,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債市波動加劇,銀行通過買賣債券獲取收益的難度也將增加。
AI眼鏡成消費新寵,上市公司入局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AI)眼鏡迅速從概念走向現實,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
AI眼鏡產業鏈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供應、中游整機設備制造和下游應用等環節組成。上游零部件主要包括芯片、傳感器、存儲、顯示模組、光學模組、結構件、鏡片等。中游為整機制造,包括品牌廠商和代工廠商。下游應用領域包括商業場景和個人場景。
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中涉及AI眼鏡業務的個股接近30只。
銀行股熱度持續攀升
4月以來,9只銀行股股價盤中創歷史新高,行業熱度持續攀升。
2024年四季度,銀行股業績明顯改善,今年一季度亦有多股報喜。行業現金分紅總額有望再創新高,12只銀行股年度分紅金額均超百億元。
今年新發基金規模已超3000億元 權益類占比近半
今年以來新發基金規模突破3000億元,多達45只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超過10億元。從近期基金銷售情況看,股債蹺蹺板效應顯現,權益類基金發行顯著提速,部分債券基金遭遇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