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30日電 (林琬斯)在中藥領域有這樣一句話,“南有片仔癀,北有同仁堂”。
近日,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片仔癀)和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仁堂)公布的年報顯示,2024年,片仔癀實現營、利雙增長,歸母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6.57%。同仁堂實現營收增長,凈利卻同比下滑10.55%。為何?
同仁堂增收不增利 分紅力度更大
近日,片仔癀披露2024年年報稱,實現當年營業收入107.88億元,同比增長7.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0.41億元,同比增長6.57%。
同仁堂則增收不增利。2024年年報顯示,同仁堂實現營業收入185.97億元,同比增長4.1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4.82億元,同比下滑10.55%。這是同仁堂近五年來錄得首次凈利潤負增長。
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告顯示,同仁堂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0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6.86億元(含稅),占2024年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44.93%。
同仁堂表示,2024年度公司現金分紅(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現金紅利)總額13.71億元,占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89.86%。
片仔癀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20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0.98億元(含稅),占2024年度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36.88%。
片仔癀表示,2024年度公司現金分紅(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現金紅利)總額17.92億元,占公司2024年合并報表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比例為60.19%。
提價失效?
今年4月,國家藥監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明確,對于來自不存在瘋牛病疫情禁令國家(地區),且符合中國海關檢疫要求和藥品質量檢驗要求的牛黃,允許其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試點時限設定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年,到期后根據試點工作情況,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牛黃進口使用相關工作。
隨公告一同發布的政策解讀附件稱,進口牛黃傳統上一直是中國牛黃藥材的重要來源。因2000年前后瘋牛病疫情在全球蔓延,為控制風險,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牛源性及其相關藥品監督管理的公告》,明確要求“禁止使用進口牛源性材料制備中成藥,如天然牛黃、牛膽膏、牛骨粉等”。
東吳證券在2025年4月發布的研報中介紹,天然牛黃產量低、資源匱乏,供需矛盾嚴重。牛黃是黃牛或水牛的膽囊、膽管或肝管中的病理性結石,全年均可產;健康的牛是不會有膽結石的,但是牛得膽結石病的概率非常低,一般只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據統計,我國每年出產的天然牛黃不足1000公斤,而傳統名貴中成藥中的牛黃需求量約為5000公斤,有價無量。
近幾年,天然牛黃的價格出現飆升。中藥材信息平臺數據康美中藥網數據顯示,天然牛黃價格從2023年初的65萬元/公斤升至2025年4月的160萬元/公斤。
而藥材成本的飆升也影響了同仁堂與片仔癀的業績表現。
同仁堂創始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是中醫藥老字號企業。2024年年報顯示,同仁堂整體營業成本104.21億元,同比增長10.70%。
同仁堂表示,營業成本同比上漲主要是中藥材價格上漲使產品成本增加所致。
2024年6月,因原料價格上漲,港版一粒裝安宮牛黃丸從1060港元(約合人民幣985元)上調至1280港元(約合1189元),提價幅度超20%,內地市場未同步提價。
2024年,安宮牛黃系列所在的心腦血管類產品營收同比增長17.26%至51.46億元,營業成本也增長40.24%至26.08億元;毛利率49.31%,同比下滑8.31%。
從終端銷量看,心腦血管類產品的2024年銷售量1646.47萬盒,同比下滑2.27%。
同時,2024年,同仁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61億元,同比下降59.29%。同仁堂表示,主要是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下降,且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2024年年報顯示,片仔癀源于明朝末年,擁有近500年傳承歷史,是國家級中藥保護品種,處方和工藝受國家秘密保護,其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天然牛黃也是片仔癀系列產品和片仔癀牌安宮牛黃丸的關鍵成分。
片仔癀系列產品涉及的藥材主要包括麝香、牛黃、蛇膽、三七,除麝香、蛇膽需獲得國家林業部門行政許可,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采購外,其余中藥材通過市場渠道進行采購,采購價格隨行就市。
具體來看,片仔癀表示,2024年,麝香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公司積極布局養麝事業,持續推進優質道地麝香基地建設管理。牛黃價格雖保持平穩,但居高不下。牛黃價格容易受到產地供給與市場需求的影響,公司將積極做好牛黃資源的戰略儲備。
片仔癀進一步表示,重要藥材品種價格的波動對片仔癀系列產品的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從長期看,麝香、牛黃及蛇膽的價格呈上漲趨勢,未來將對片仔癀系列產品成本產生上升壓力。
“為合理控制成本,公司將采取提前布局、持續關注主要大品種或重要藥材市場行情,適時加大戰略性采購儲備,以最大限度控制成本。”片仔癀表示。
近年來,隨著藥材成本的上漲,片仔癀也經歷了多次提價。
據西南證券研報此前統計,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錠劑產品一共提價19次,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2023年5月,片仔癀再次提價,錠劑的零售價從590元/粒上調至760元/粒。
不過,片仔癀所在的肝病用藥和心腦血管用藥的毛利率仍在下滑,銷量也呈下滑的趨勢。
片仔癀2024年年報顯示,肝病用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98%至53.10億元,營業成本增長79.98%至17.04億元;毛利率67.91%,同比減少10.88個百分點。肝病用藥銷量418.86萬盒,同比下滑7.63%。
2024年,心腦血管用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3%至2.84億元,營業成本增長49.90%至2.44億元;毛利率14.16%,同比減少24.55個百分點。心腦血管用藥銷量82.97萬盒,同比下滑20.60%。
同時,截至2024年年底,因原材料儲備增加,片仔癀存貨增長47.01%至49.67億元。
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或許是個轉折點。
國金證券在今年4月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前述公告的制定出臺,有望緩解牛黃資源緊缺、來源不足的狀況,擴大了牛黃獲取途徑,一定程度上推動解決了藥品生產企業原料緊缺的問題,對滿足藥材市場供應、平抑牛黃價格起到了積極作用。進口牛黃有望緩解相關企業成本壓力,毛利率端有望迎來改善。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林琬斯:linwans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