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全球變暖威脅重要產氧海洋微生物
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微生物學》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論文稱,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在中等和高升溫情景下,地球上最小、最豐富的光合生物以及一種重要的產氧微生物——原綠球藻(Prochlorococcus)頗受威脅,其在熱帶海洋的種群規模到2100年最多或縮小51%。
這項基于穿過太平洋船舶采集的十年期數據研究結果提示,此類細菌微生物面對氣候變化時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脆弱。
該論文介紹,原綠球藻是一種對海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的藍藻,不同的原綠球藻菌株棲息在75%的地球日照表層海洋中,它們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約占全球總量的五分之一。
據預測,許多熱帶和亞熱帶海表溫度到2100年會經常超過30°C,威脅著海洋生態系統。原綠球藻能生長在最熱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區域,人們曾認為它們的分布范圍還會隨海洋持續升溫而進一步擴大。不過,這些估算結果此前僅基于實驗室數據。
在本項研究中,為估算原綠球藻野生種群會如何應對海洋升溫,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Francois Ribalet與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2010-2023年的十年期數據,這些數據由穿過熱帶和亞熱帶太平洋的船載儀器連續收集。他們發現,原綠球藻分裂和生長速度與海洋溫度相關。不過,盡管此前預測它們在更高溫度下仍會繼續迅速生長,但研究發現,在海洋中其分裂速度在海表溫度超過28°C時會急劇下降。
進一步模擬顯示,在相當于代表性濃度路徑4.5和8.5(預測未來溫室氣體濃度的氣候變化情景)的未來中等和高升溫情景下,原綠球藻的生產力或較當前下降17%-51%。
論文作者總結指出,雖然他們的野外采樣可能遺漏罕見的耐熱原綠球藻菌株,并且這些基于船舶的數據可能無法對一些更熱的熱帶地區進行采樣,但最新研究結果還是凸顯出關鍵海洋細菌在氣候變化下的潛在脆弱性。(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