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26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加強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指出,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數創企業上市融資。
《措施》指出,數字經濟創新型企業(以下簡稱“數創企業”)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場景創新、數據價值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具備高敏捷性和高成長性的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主體。為加強前瞻性布局,優化鼓勵探索、開放包容的創新生態,強化對數創企業的發現和培育,推動在數字經濟領域涌現出更多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提出如下舉措。
一、健全數創企業源頭發現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牽頭搭建數創企業培育庫,每年遴選發現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數創企業分級分類入庫,實行動態調整。各級數據管理部門加強對入庫企業的服務對接和監測分析,有針對性提供各類培育政策、開展精準服務。組建涵蓋相關部門、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資機構、孵化機構等各類專業人員的數創企業專業化遴選培育組,構建“政府+企業+創新+投資”四合一的專業化遴選培育機制。
二、強化多維用數保障。鼓勵地方加快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和應用創新生態,促進公共數據可持續供給及開發利用。在保障數據安全合規前提下,支持數創企業公平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探索以成本共擔、收益共享等方式,保障數創企業開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創新實踐早期用數需求。鼓勵有條件地區探索發放“數據券”“算法券”,降低治數用數成本。鼓勵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等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平臺生態圈數據服務平臺,開發提供普惠性數據產品和技術工具,對面向數創企業發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數據服務的企業和行業可信數據空間予以重點支持。鼓勵數創企業依托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開展數據資源登記。
三、強化算力資源供給支撐。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落實有關政策文件要求,堅持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部署,持續優化熱點應用區域需求保障。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支持地方協同參與、共同建設,在國家統一標準指導下,推動全國算力資源有序池化,并網運行,打造集算力統籌監測、統一調度、彈性供給、安全保障于一體的新型算力網基礎設施。引導各類算力資源與數創企業需求高效精準對接,鼓勵國家樞紐節點面向數創企業提供低成本、廣覆蓋、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務,降低算力使用門檻。
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鼓勵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等帶頭推進聯合創新發展,整合推進各類創新資源與服務向數創企業開放共享,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領域專利池建設,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平臺生態圈的融通創新。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在知識產權、研發投入等方面對數創企業提供支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惠企行動,助力數創企業創新發展。依托數字產業集群建設,發揮集群主導產業優勢,吸引各類創新資源集聚,打造有利于數創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產業化發展的創新生態。
五、完善成果轉化機制。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以企業為主導、需求為牽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成果轉化服務機構,面向數創企業提供項目遴選識別、驗證評估、二次開發、中試熟化、創業孵化等公益性成果轉化服務。探索建立數創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服務“首購首用”專項政策,幫助和推動數創企業成果更快開拓“首市場”,在市場驗證中加速成熟。鼓勵地方通過推薦目錄、路演推介、應用大賽等促進成果供需對接。
六、強化場景和機會供給。支持地方結合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集群建設等重點工作,將城市發展戰略、產業發展布局、公共資源開發等與企業市場機遇融合對接、精準匹配,深入挖掘技術應用新場景、服務支撐新場景、數據賦能新場景,不斷加大應用場景和機會清單的開放供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高質量場景。鼓勵跨區域跨領域的場景共建、成本共擔、收益共享。引導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等推進場景開放,為數創企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新服務提供測試、展示、應用機會。以場景和行業痛點為牽引,強化算力、數據等要素協同,加強對人工智能、垂類大模型等數創企業培育。
七、強化企業出海服務。加大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力度,加強對國際數字經濟標準、數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與對接交流,為數創企業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加大支持數創企業參加國際展覽活動和資源技術對接力度,依托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國際合作平臺,集中展示數創企業創新成果。鼓勵國有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平臺企業和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等強化產業鏈生態圈協同出海,帶動數創企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拓展海外市場。支持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發揮資源能力優勢,在市場分析、標準規范、風險提示、合規指南建設等方面加強對數創企業的指導和服務。
八、優化投融資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結合數創企業投融資需求,按照市場化原則提供金融服務。強化創投資金引導,優化完善國有創業投資考核評價機制,探索將培育數字經濟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情況納入考核機制。鼓勵地方完善經營主體信用評價服務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構建符合數創企業特點的信用評價模型,完善風險評價機制,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切實加大數創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規范銀行與投資機構的合作,為數創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促進銀企對接,向金融機構推薦優質數創企業項目。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數創企業上市融資。
九、建立開放包容審慎的創新環境。結合企業行業特點,穩慎探索推行“沙盒監管”模式,分級分類制定“沙盒監管”規則,鼓勵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先行先試。規范涉企檢查,推進精準檢查,防止重復檢查、多頭檢查,探索推行非現場監管,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必要干擾。引導數創企業守法自律經營,探索柔性執法機制,對首次輕微違規問題依法優先采取引導協商、行政指導、信用承諾等方式處理。支持地方優化涉企政務服務,推進涉企問題高效解決,通過智能技術實現惠企政策自動適配、免申即享、直達秒兌。
十、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面向實際需求優化調整數字經濟相關學科專業設置,推動數字人才梯隊建設。探索建立企業數字人才認定評價體系,通過目錄認定、授權認定、專才認定等方式,結合行業評判、市場評價、社會評議等評價標準,多維度開展數字人才評價。健全數字人才流動機制,鼓勵高端人才在產學研間有序流動,推動校企人才互聘兼職、項目合作。持續加強數字人才綜合服務保障,支持地方搭建上下貫通、系統聯動、部門協作的人才綜合服務體系。
《措施》指出,各地區發展改革部門、數據管理部門會同財政、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等部門結合本地數字經濟發展實際,加強統籌協調,打造有助于數創企業起跑加速的政策與服務體系,加強對數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支持,更好促進數創企業發展成長為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加強跟蹤評估、總結反饋,適時對地方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予以宣傳推廣。(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