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1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guī)劃”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畢寶貴在發(fā)布會上表示,自主研發(fā)的北斗探空系統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也打破了GPS系統在氣象探空領域的壟斷。
畢寶貴介紹,除了衛(wèi)星和雷達之外,我國正在積極拓展地球系統多圈層的觀測能力,為防災減災、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提供有力支撐。
畢寶貴提到,一方面,不斷織密氣象觀測網絡,目前全國已建成9萬余個地面氣象觀測站,較“十三五”時期增長38.1%;建成327個溫室氣體觀測站,較“十三五”時期增長10倍;建成9個大氣本底站和27個國家氣候觀象臺,在南極大陸建成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同時,國省兩級氣象部門與水利、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等行業(yè)部門共建共享4.5萬個水文、水利、水務監(jiān)測站,1.6萬個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監(jiān)測站,以及1萬余個農業(yè)、能源電力、國土測繪監(jiān)測站。
另一方面,積極發(fā)展高精度觀測手段,自主研發(fā)的北斗探空系統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也打破了GPS系統在氣象探空領域的壟斷。建成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地基遙感垂直觀測網絡,可實時觀測近地面到1萬米高空的溫度、濕度、風、水汽和氣溶膠分布特征。
畢寶貴表示,下一步將發(fā)展更多氣象領域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不斷填補監(jiān)測空白、提升觀云測雨能力,更好地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守護萬家燈火。(中新經緯APP)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